2025年9月18日星期四

大学榜单都不靠谱?纽约时报发布最具脑洞的美本排名,谁登顶你说了算!

杠上QS和U.S.News?

图片

【欢迎参与本周讲座美国签证新政的潜在影响,留学生如何未雨绸缪


不久前,万众瞩目的U.S.News和QS世界大学排名双双揭榜。不出所料,大家又开始火热地讨论、对比各大主流榜单的指标占比、数据来源等等,对谁家的排名"最客观""最具参考价值"各执一词。


也引发了人们对排名可信度的质疑,让人们开始思考这些排行榜的真实性和准确性。然而对于学生、家长和学校来说,这些排名依然是选择大学或评估学校质量的重要依据。面临选校的留子们轻轻崩溃了:还有什么大学排名可以相信?

图片


如果你觉得"高排名"不重要,适合自己的才最重要,那纽约时报的这一份"DIY"大学排名,或许能给你一些参考。


图片


不同别家排名系统的是,纽约时报做的是一款DIY大学排名系统。这个系统允许用户根据自己的需求和偏好来定制大学排名,从而提供更加个性化和贴合实际需求的信息。


考虑每个人择校具体的优先级、目标和需求,用算法来过滤筛选,得出适用于个人需求的大学排名。覆盖层面包括毕业后薪资、学费范围、大学多样性、学术、离家距离等因素并且只有毕业率超过50%的大学才被包括在内。


纽约时报认为,市面上绝大多数的排名都是一刀切,他们的计算方法并没有考虑到用户的关注点、目标和个性化需求。正因如此,纽约时报创造了一个DIY工具。无论你看重的是毕业后收入、学费开支、学术声誉还是体育项目,通过轻轻滑动滑杆,你就可以"定制"符合心中期望的大学排名。


图片


纽约时报的排名系统,标榜的是重视和强调学生对大学的看法,并展示出可以满足个人需求和目标的学校范围。


图片

数据来源


数据库中有900多所四年制美国学院和大学,皆属于非营利机构。该排名系统主要有三个数据来源:美国教育部(通过国家教育统计中心和大学记分卡),Niche.com 和 Opportunity Insights。75%以上是全日制学校。


收入是根据10年前就读这所学校并获得联邦资助的学生的收入中位数计算的。这些数据是2021年所得出。

图片


价格筛选方面有两种衡量标准,一种是学校宣传的价格(标价);另一种是接受联邦财政援助的学生在考虑了学校、州和联邦政府的资助后实际支付的价格(净价格)。在学校同时提供州内和州外价格的情况下,该工具在计算排名时使用州内价格。此外费用筛选,还会根据学校提供的实际住宿情况,统计是否需要额外住房费用。


图片


一.十个因素


当你在选择大学时,哪些因素对你来说最为重要?New York Times的DIY榜单主要基于十个因素,用户可以根据自己在选校时对每项因素看重的程度对自由进行选择以及比例调节👇


High earnings 高收入

*毕业后10年的收入中位数
★ Economic mobility 经济流动性
*低收入学生接受教育后变成高收入群体
★ Low sticker price 学杂费
*学费、生活费和住房价格
★ Low net price 低净价
*学生获得的平均经济援助
★ Academic profile 学术概况
*毕业率、SAT/ACT 分数和师生比例
★ Athletics 体育运动
*学生调查、团队表现和竞技比赛收入
★ Party scene 派对文化
★ Campus safety 校园安全
★ Racially diverse种族多元化
★ Economically diverse 经济多元化


这些选项旨在让申请者可以根据个人需求和偏好来权衡不同因素,并找到最适合自己的大学。无论是对未来收入的关注、对学术环境的重视,还是对校园文化、安全和多元性的考量,这些都成为决策时的考虑因素。可以根据每个因素对你来说的重要程度拖动滑杆,越向右表示越重要。


图片


此外,该系统对STEM的定义包括计算机科学、数学、医学、心理学、物理科学、社会科学和工程学。对人文学科的定义包括英语、历史、新闻、语言、法律、文学、哲学、宗教研究和神学。


二.各类筛选项


除了选择权重因素,还可以筛选学校规模,小到3000人以下,大到1万人以上。


图片


还可以选择学校地理位置,既有大致的东南西北方向,也可以精确到具体的州,满足学生所有的方位需求。


图片


如果你想要更细致的筛选,过滤器里还有:


公立、私立、超过50%的STEM毕业生、大于15%的人文学科毕业生、男女校、城市、郊区等一系列关键词条。


图片


NYT也对4000名年轻人进行调查,其中包括2000名16到19岁青少年以及2000名在校大学生。调查结果显示,合理的学费以及毕业后的收入水平成为当代(准)大学生最关注的要素。

图片

例如,你把毕业后10年的收入中位数、学杂费、学术概况、派对文化和校园安全五项指标的重要程度都拉满到100%(要玩中学、要经济实惠、还要毕了业年薪百万,主打一个"既要又要"),其他五个因素则不纳入考量。

图片

那么计算得分的方法就是毕业后10年的收入中位数、学杂费、学术概况、派对文化和校园安全得分各占20%,而剩下五个均为0。

图片

于是一份可以满足你"既要又要"需求的"DIY美本Top 10"榜单就这样水灵灵地做好啦~

图片

图片

主张个性定制



总的来说,这份榜单的优点在于非常灵活,可以按照你的喜好定制一份个性化的选校清单。它按照数据说话,数据能给你客观的视角,让你看到权威排名没法提供的信息差。这种DIY排名更注重个性化和用户需求,因此可能与传统的综合排名结果存在一定偏离。


如果说缺点,这份排名的结果可能跟U.S.News这样罗列名校的排名有偏差。如果你看中一所学校的名气,那么这个排名可能没法满足你的期望。比起声望(Prestige),纽约时报的排名倾向于筛选Fit School,适合你的学校。如果你非常看重学校的声誉和知名度,可能会觉得这个DIY工具无法完全符合你的期望。


图片


用纽约时报自己的话来说:"我们希望这个DIY工具,能帮助学生和家长重新思考选校。这种个性化的工具与目前的许多大学排行榜形成了鲜明对比,后者永远偏爱名校,就好像普林斯顿大学被理所当然地认为是所有学生的第一名校一样。"


"当你使用我们的工具,探索排名中每所大学的数据,你就会发现许多学校之间的实际差距不大——而且呢,不是只有一所学校才是'正确'的,还有很多好学校等待着你去发现。"


预告


图片


图片

如果你想申请美国高校,拿下梦校的录取,那就

扫描下方二维码!

即可咨询导师!

图片

  Angela Tan

· 资深留学规划导师

· 10年+教育行业经验

毕业于华盛顿大学西雅图分校教育学硕士专业,资深留学咨询顾问。熟知美国高中,本科,研究生各阶段专业特点及申请要求。注重学生的学习习惯和技能培养,帮助学生真正意义上留学美国成功,以及成功就业;学术建议中肯且针对性强,规划认真负责,擅长长期且有深度的规划,十年磨一剑助力学子圆梦名校&名企。


图片


#


长按扫码

咨询服务





往期推荐


    挤破头也要去美国读博?《美国博士学位调查》给你答案!

    最新发布!2025 QS 世界大学学科排名来了—哈佛领跑,MIT制霸工程领域

    全美30所「STEM专业」最佳大学出炉!斯坦福、CMU居然没进前十?

    上岸难?哪些招聘途径更偏爱应届生?

    横扫美国名企面试的黄金攻略!这些必考题你准备好了吗?

    OPT期间是否可以无薪实习?需满足哪些条件

    留学生注意!临近毕业/暑期千万别忽视学生身份I-20!

    【案例故事】留学期间伪造病假条,后果竟如此严重!

    为什么学校越好,越爱开除学生?


    图片


    图片
    图片


    💙 点赞&在看,第一时间获取资讯


    如果2025年9月开始申请EB1A,你要等多久才能拿到绿卡?

    真正能改变结果的,是你什么时候决定踏进队伍里。

    图片

    图片


    如果你今天就决定要申请EB1A,心里第一个冒出来的问题肯定是:到底要多久才能拿到绿卡,真正登陆美国?这是所有潜在申请人最关心的事。


    有人说很快,一两年就能搞定;也有人说要五六年,听得人心里直打鼓。那到底该怎么算?我们不如按照现在的官方流程,把时间拉开,一步一步来算账。


    第一步是准备阶段。


    很多人以为递交I-140就是起点,但实际上前面有一大段打基础的过程。要收集你的科研成果、论文引用、获奖经历,还要找推荐人写推荐信。


    对多数人来说,从最初收集资料、定制方案,到打磨文案、补充证据,再到翻译校对和排版整理,至少需要4-6个月的时间。


    如果你特别自律,准备速度快,也要留个3-4个月的缓冲;如果进度慢一些,可能要拖到半年以上。这一步做得扎实,后面才省心。


    第二步是I-140的提交。


    这个环节有加急和普通两种选择。加急处理需要额外缴费,大约15个工作日能出结果;普通处理则要等10-15个月。


    这里的差别非常大,很多人愿意多花钱走加急,就是因为能提前锁定优先日。优先日就是你进入队伍的排队号,越早锁定越有利。你要清楚一点,EB1A不怕申请人多,怕的是你比别人晚站队。


    第三步是进入NVC(国家签证中心)的环节。


    I-140获批后,大概需要1-3个月才能完成转入。这时你会进入到签证排队系统。前面两步基本是看你自己和律师团队的效率,而到了NVC,就是在等排期了。


    第四步,也是最耗时间的一步,就是等待排期。


    根据现在的情况,大概需要3-3.5年,你才能收到NVC的缴费通知,补交相关材料。


    这一步完全取决于移民排期的推进速度,不是个人能控制的。很多人焦虑就在这里。


    有人天天盯着签证公告,看到有时候前进几十天,有时候原地不动,甚至还会倒退,于是心态崩了。但你要记住,这是整个周期里最大的变量,也是最难预测的。


    第五步,等到排期轮到你,NVC会发来确认信。


    这之后,你就进入了面试准备阶段。通常需要3-6个月的时间,包括递交最后的材料、等待领馆安排面试。


    图片


    拿到面试通知后,你还要进行体检、准备面试辅导,大概再需要2-3个月。等所有环节都完成,顺利的话,你就能在面试后1个月左右拿到签证贴纸。


    最后一步就是入境美国。带着签证登陆,按流程领取绿卡。这通常需要1-6个月不等。到这一步,你才算是真正完成了"移民美国"的全流程。


    把这些时间段加起来,如果你今天启动申请EB1A,走加急通道,前期大概半年准备,加上一个月批复,然后进入排期系统,再等3-3.5年,后面走完面试、体检、入境这些环节,整体算下来,差不多需要4-5年。


    那为什么有的人说很快,有的人说很慢?差别主要出在两个地方:一是I-140是否加急,二是排期的实际推进速度。


    加急能帮你节省大半年甚至一年的时间,但排期是硬伤,再急也急不来。


    还有一点也很重要,就是每年11月到次年1月是EB1A提交高峰期,大家都在赶年底递件,队伍的压力会更大。所以如果你能在9月、10月这样的时间点启动,反而能比别人更早锁定位置。


    对申请人来说,最实用的建议就是三点:


    • 第一,越早提交越早排队,别指望等到排期变好才动手,那时候队伍已经更长了;

    • 第二,申请过程的重点是质量,不是数量,材料要清晰,让官员能一眼看出你符合条件;

    • 第三,提前做好心理准备,4-5年的周期是大多数人的现实情况,别抱着一年半载就能搞定的幻想。


    如果你有孩子,那还要注意年龄锁定问题。美国的移民法规定,子女超过21岁就不能作为附属一起拿绿卡。


    排期要等几年,所以最好在孩子12岁前就启动,这样能保证他们不会因为超龄被卡在队伍外面。这也是为什么很多家庭明知道周期长,还是宁愿早点上车的原因。


    总结来说,如果从今天开始申请EB1A,大多数人需要大约4-5年才能真正登陆美国并拿到绿卡。


    图片


    听起来时间不短,但移民本来就是一场长跑,不可能一蹴而就。


    与其盯着未来几年会不会快一点,不如把握当下,早点行动,把位置排好。越早提交,越早排队,越早拿到绿卡。


    这就是EB1A最真实的节奏。你可以焦虑排期,但焦虑并不会让队伍缩短半步。真正能改变结果的,是你什么时候决定踏进队伍里。


    #美国移民 #美国绿卡 #美国职业移民 #海外身份 #身份规划 #美国EB1A杰出人才移民

    好,以上天的容了,您对"移"感兴趣,可以扫描下方二维码,或添加【微信号:yiminhelper】联系我,我会安排专业的移民顾问一对一给您评估适合的移民方案。
    图片
    图片

    大学榜单都不靠谱?纽约时报发布最具脑洞的美本排名,谁登顶你说了算!

    杠上QS和U.S.News? 【欢迎参与本周讲座 《 美国签证新政的潜在影响,留学生如何未雨绸缪 》 】 不久前,万众瞩目的U.S.News和QS世界大学排名双双揭榜。不出所料,大家又开始火热地讨论、对比各大主流榜单的指标占比、数据来源等等,对谁家的排名"最客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