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三7月9日晚上19:00,我有一场直播,感兴趣的朋友可以点击预约,直播间见!1、又一批中国人在日本,上当受骗了!
周三7月9日晚上19:00,我有一场直播,感兴趣的朋友可以点击预约,直播间见!
1、
又一批中国人在日本,上当受骗了!
——22名中国籍业主因长期未收到房租,将一家日本酒店运营公司告上法庭,要求支付拖欠租金并归还房产,并解除双方的租赁合同。
这已经是近期在日本发生的第三起类似案件。
今年3月,大阪地方法院就其中30余人的案件作出判决,要求运营公司支付拖欠租金并归还房产。
但即便胜诉了,也没收不到拖欠的租金。
"包租套路"重现江湖,专坑海外投资者!
这次究竟咋回事儿?
这些投资者在2020年购买了位于大阪的酒店式公寓,
签的是"包租合同"——业主出房,运营公司负责经营,每月固定返租。
是不是非常熟悉的配方?十年前早就在中国玩儿不下去的烂套路!
"躺着收租,稳赚不赔",尤其吸引了不少中老年投资者,想着靠租金安享晚年。
转折来了!
当初说好的合同、收益和安心,最后都变成了扯皮、起诉和维权。
谁想到,自2023年起,该运营公司开始拖欠租金,至今已长达两年。
更离谱的是,酒店仍在正常营业,但业主们却一分钱都没拿到!
22位投资者在长期沟通无果的情况下,终于决定通过法律手段维权。
面对中国投资者的控诉,日本酒店运营公司的辩解,更搞笑!
运营公司的"神逻辑":没钱付租,因为要交税?
——他们没预料到要缴纳这么高的税,他们在给房东打去租金时没有扣除所得税,后面才知道租金收入也要扣所得税,因此之后才没有继续支付租金,因为租金都用来充当所得税额了。
酒店运营商还提出,要求先完成税务清算再结算租金,要求业主分担部分建筑维护费用!
业主们直接气笑了!
合同明确规定税费及维护费由运营方承担,这是单方面违约行为,要求运营方彻底退出酒店,并将管理权移交第三方公司。
更令人震惊的是,在法院强制执行的案件中,部分收回的房间内原本配备的家具,如床铺、电视机等贵重物品已被人全部清空。
简直"卷铺盖跑路"的节奏!
深扒后发现,这家公司早就是"惯犯":
——在大阪、京都、长野等地运营多家酒店和度假别墅,此前已有超50名中国业主因同样问题起诉他们。
算上这次,被坑的中国投资者可能超过80人!
2、
包租陷阱为何屡屡得手?因为套路太深太深了!
不少海外投资者,特别是国人,被"买了就收租"、"稳赚不赔"、"托管省心"吸引,根本没搞清楚合同内容、法律风险、税务处理,
甚至连运营公司是谁都没太在意。
第一、部分不良运营商会利用投资者对日本法律不熟,在合同中埋坑,比如模糊租金支付责任、违约赔偿极低。
第二、房产包租的"收益承诺"并没有法律保障。
签的并不是"收益合同",而是"租赁合同",不能保证收益,即使毁约也只要担负1~3个月的租金,很多时候投资方希望的高回报,运营方根本没有能力做到。
所谓的宣传,只是想前期捞一笔钱罢了。
第三、跨国维权成本高!
运营方赌你不敢跨国打官司——语言不通、流程复杂、律师费高昂,拖到你放弃为止。
大阪市面上所谓的"包租项目",早已经爆雷很多年了,尤其是2019年以来,
我们一直在提醒大家警惕!警惕包租、返租陷阱!
3、
所有已经、正在、或计划在日本买房投资的中国人,要注意!
1、搞清楚制度和规则,别轻信"包租稳赚"!
收益承诺≠法律保障,运营方可能根本撑不住长期返租。
2、搞清楚合同条款的陷阱,合同必须找律师审!
特别是关于租金支付方式、违约责任等内容,最好聘请熟悉当地法律的律师进行专业审核。
3、搞清楚税务问题。
日本租金收入要交税,不同地区税率不同,别等被扣钱了才傻眼。
4、查清运营方底细!
选择运营商时,应当优先考虑具有良好市场信誉和长期经营记录的专业机构,最好在日本当地和中国大陆,都有公司都有团队,这样沟通、协调、效率也都更有保障,也能避免"皮包公司"卷款跑路。。
海外房产看似"躺赚",实则暗流涌动。
尤其是包租项目,运营方一旦资金链断裂或直接破产,业主可能血本无归。
天上不会掉馅饼,但地上真的有很多坑!
如果你也关注出海、关注日本,前期做好足够准备、该了解了解,该咨询咨询,找靠谱的人!
如果真遇到麻烦,别害怕、别嫌麻烦,找专业人士,该维权维权!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