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5月18日星期日

KIT 92 I 哥大&牛津双料录取:英美双申如何“大获全胜”?

双料录取牛娃亲述申请全过程!

图片


本期KIT采访对象来自三士渡2024-25Fall美本新生H同学,申请季成功斩获哥伦比亚大学、威廉姆斯学院、加州伯克利、加州洛杉矶、牛津大学、UCL等众多世界顶尖名校录取。


"曾被夏校连续拒信打击,

标化成绩也一度陷入瓶颈,

甚至主文书在最后一刻推翻重写......"

H同学坦言,

申请季的每一步都充满变数。


幸运的是,在三士渡团队的帮助下,H同学成功克服了这些困难,并最终完成从迷失方向和自信的懵懂小白,到英美双料录取牛娃的华丽蜕变。


今天菌菌采访了H同学带来最新录取经历分享,一起来看看吧~


图片


H同学翠录档案


# 申请背景:

📑SAT1540

🏫英国高中,A-level体系

🗂️申请古典学和语言学方向


# 主要活动和奖项:

✍🏼古典诗歌写作

📚古典学杂志编辑

👦个人独立研究论文

📢原创语言学游戏

🏅Senior Maths Challenge金奖

🎹钢琴英皇八级

🏸羽毛球联赛冠军


01

如何对古典学产生兴趣的?

古典学素养在课内外得到哪些训练?

我从9年级开始在英国的一所男高读书,在16岁的时候考入了Westminster School,A-level选的是拉丁语、古希腊语、数学和高数。


对古典学的兴趣萌生在GCSE的课堂上,当时对这两门古典语言语法上紧密的逻辑关系以及和欧洲现代语言,比如说法语和德语,之间的联系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这也促使我在课余时间去做一些自己的研究或翻译工作,然后和老师讨论。


与同学和老师的讨论丰富了我对于古典诗歌、戏剧、艺术等等的了解,也加深了我对于古典学这个包罗万象的学科的热爱吧。


所以我的专业方向一直是很确定的,也一直在有意识地拓展我的学术知识。


图片


在课外我也尝试积极地去参与任何与古典学有关的活动,其中我最喜欢的就是古典诗歌社团——


每周由一个非常博学的退休古典学老师,来带着我们学习和分析古典诗歌的韵律,偶尔也自己尝试写一些诗句。


同时我成为我们学校古典学杂志的编辑,并且参加了一个朗诵比赛,和同学获得了银奖。


02

在英国高中的就读体验如何?

在Westminster的两年学习,对我在学术知识上的积累和研究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Westminster的拉丁和古希腊语课程非常的广,远远超出了我们A-Level所需要掌握的语法和文学知识。


老师会跟我们研读、讨论、写论文等等,培养我们的写作功底和文学素养


丰富的超纲课程,让我在写申请材料时有能力和自信对自己的学术兴趣侃侃而谈。


图片


除了看重学术之外,在课余生活方面,因为学校地理位置在市中心,所以逛博物馆、看展、吃饭都挺方便的。


学校里也有很多中国学生,本地生和老师对国际生也比较友好,相处比较自然,整体体验感还是很不错的。


03

可以分享一下夏校的申请经历?

24年年初的寒假,我申请了Pioneer、斯坦福人文夏校和英国CCIR(Cambridge Centre for International Research)的一对一研究这几个暑期项目。


前两个都需要写不少文书,所以寒假有一大部分都在和当时的文书导师马老师头脑风暴、讨论以及修改这些材料。


在这些暑假项目上我可能有些出师不利吧,最后被Pioneer和SSHI都waitlist了,对我来说也算是一个不小的打击。


好在,有三士渡的老师们激励着我一直往前走,让我鼓起勇气去等待CCIR的结果。


后来,我成功加入了CCIR的1-on-1 Research Programme,和一位牛津的研究学者在暑假进行了为期14周的研究项目,钻研罗马演说家西塞罗的隐喻手法。


最后,我的研究成果汇集成了一篇6千字的论文,并且今年4月在美国的Kentucky Foreign Language Conference(肯塔基外语会议)上向很多大学的学者展示并讨论。


这篇论文以及美国高等学府对它的认可,也成为了我申请材料中学术成就上最大的肯定。


图片


04

为何在申请临近截止的最后三周

将主文书推翻重写?

去年六月份,我的另一位文书导师钟老师根据往年的经验,整理了一篇包含了大多数文书主题的文档,比如学术兴趣、遇到的挑战、你能给学校带来什么、Why School等等,让我不要在乎字数和结构,只管往里面自由地填充各种经历和想法。


写完之后,钟老师又和我约了不少会议,其中就提到了我的回答中反复出现的themes——以一个旅行者的身份,在不同的地域中与它们各自的语言和文化交流。


聊着聊着,大文书的主题就出来了,我写了一篇描述我从小到大接触不同的文化、语言中所产生的感悟。 


当时觉得大文书可能就已经定型了,之后就转战每一个大学的小文书,也是从之前积累的素材中挑挑拣拣。可是,我对一篇个人经历Essay一直都不是很满意,也和文书老师一直在尝试调整。


后来在与两位规划导师-李老师和孙老师的交流中,老师们提出我的整体材料可能过于严肃,本身以学术、写作为中心的形象,很难让不了解专业的招生官对我的经历感兴趣,从而来决定录取我吧。


于是在临近申请截止不到三周的时间里,我们做了一件大胆的尝试,把大文书改写成普林斯顿的小文书,并且基于我登山、徒步以及别的户外活动的经历,重新写了一篇意识流大文书


将内容变更加轻快,像散文一样,同时也插入了我对于自己的反思,一些链接古希腊哲学的思考。


图片


05

对标化备考方面有什么建议?

在标化成绩方面,我在23年12月和24年3月考了两次SAT,分别是1530和1540


SAT的数学难度并不是很大,但是总可能会有那么一两道没有见过的题,所以也不能掉以轻心 。而英语方面就肯定需要花更多的时间去训练,记录难题以及去分析错题。


说实话,当时面对这个结果我并不是非常的满意,觉得自己应该可以发挥更好。


不过之后想来我却非常庆幸当时听从了三士渡老师的建议没有去考第三次,而是把时间花到更有意义的活动上,比如我的语言学游戏,或者为Research Paper做一些铺垫的阅读。


现在想来两次成绩那么接近,或许证明那就是我实力的范围。每个人擅长的点都不一样,有些人对标化考题领悟更快、思维更敏捷,或许就更适合在这方面下功夫。


所以说,准备申请有非常多的路径可以走,最重要的还是在经过思考和讨论后,选择最适合自己的那一条


06

在哥大、Williams、牛津

几所学校之间最后决定去哪所?

其实我一开始是非常纠结的,所以我决定复活节假期去美国看一下。


我到Williams跟现在的本科生上了一节拉丁文学的课,让我感受到了这所学校对于学术深度的重视。


同时Williams也具有美国最强大的校友网络之一,使得学生们也可以尽情探索本科之后的去处。


但是对我来说,可能威廉姆斯的地理位置不太方便,到纽约市中心和波士顿市中心差不多都是3小时左右,所以首先就排除掉了。


图片


然后我又参加了哥伦比亚的Day on Campus,我真真切切地感受到了它得天独厚的地理位置,为学生在学习本身Major科目之外带来的无限可能性,比如寻找实习、做独立研究、参加交换活动等等。


哥大更注重学生的全面发展,可能学生有三分之一的时间在学专业课,有三分之一的时间在学通识课,剩下三分之一的时间会参加一些活动、实习等等,所以更适合那些可以分散精力去追求综合发展的学生。


我个人会更注重在学术方面做一些专业的学习和研究,这一点与牛津正好不谋而合。


我申请的牛津古典学本科是四年制的,四年的深入学习之后,我对古典学肯定会有一个更系统的认知。


同时学习古典学的过程中,对我的思维方式等方面也有所训练,这种思维方式也会贯穿我的整个人生。


另外我从中学时期就开始在英国学习,所以对英国的环境也更熟悉一些,综合这些原因我最终选择去牛津


图片


07

三士渡为申请提供了哪些帮助?

首先在申请形象的塑造上,李老师和孙老师为我提供了很多想法和可能的路径。


老师们鼓励我去尝试和探索各种可能性,例如让我把所有的文章、诗歌、游记等等都汇聚在一个个人网站上等等。


与此同时,帮助我将这些天马行空的想像真正落实在文字中,跟我认真讨论琢磨每一个细节、用词和结构的,是我的文书导师。


同作为文科生,钟老师与我的很多想法都可以产生共鸣,比如说古典语言和文学本身的秩序美,以及其中蕴含的人文价值等等,并且帮助我用更简洁有效的语言去组织我的想法,讲出这个故事。


除了强大的师资力量之外,我也非常庆幸通过三士渡认识了许多志同道合的朋友,在申请季我们互相帮助一起做了很多有意思的活动。


08

对未来的申请者有什么话想说?

第一,一定要多花时间去想、去寻找、去探索自己真正感兴趣和热爱的方向,而不是希望别人成功的具体例子能够复刻在自己身上。


每个人的生长环境、遇见过的人、经历过的事都是独一无二的。每一条都有可能成为打动招生官,让他/她决定录取你的原因。


第二,要保持开放的态度,不要担心应对变化。


申请路上肯定会有许许多多之前没有预料到的事情,挫折等等。


但我觉得很多事情并不需要等到自己有一个完美的计划之后再去行动,而是要相信自己能够料理好各种突发的情况。


✅第三,保持自信。


每个人的优秀都是不一样的,美国大学也深刻地认识到了这一点,所以才要求学生提供那么多资料。


要多去交那些能够给予自己帮助、安慰和陪伴的朋友,远离那些喜欢攀比,让自己感到不舒服,甚至自卑的人。


再有一点就是要保持大胆尽可能把自己想象成一个销售,销售自己的才华、兴趣、成就等等。在不脱离事实的情况下用词要尽量的大胆、夸张,从而去打动一群招生官。


最后祝愿大家的申请季一切顺利!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机会来了!耶鲁/斯坦福/莱斯…美国大学集体扩招!

美国大学扩招:耶鲁扩招,斯坦福扩招150人,莱斯扩招8%

图片

随着各门AP考试陆续结束,暑假即将到来。你以为终于可以喘口气放松一下了吗?

no no no~接下来,要面对的是:选校策略与名单制定、 申请平台准备、推荐信沟通、活动列表与简历优化、主文书(Personal Essay)启动、标化考试规划……

图片

说到选校策略,不得不提的就是近期美本大学集体扩招的消息啦!

2025年4月10日,斯坦福大学宣布50年来首次扩大本科招生规模:从2025年秋季开始,斯坦福将增加约150个本科新生和转校生名额。

图片
图片源于斯坦福大学官网

斯坦福大学Jonathan Levin校长表示:将与教务长共同建立有关如何扩大本科生规模的委员会,在保持斯坦福本科教育的卓越性、独特性以及学生体验的前提下推进本科生扩招计划。至于扩招原因,官方是这样说的:50年以来,学校预算,研究生,学校项目,学校教职都在增加,唯独本科生一直保持现有规模,我们现在有能力接纳更多的本科生。

结合斯坦福2024-2025的CDS数据,预计2026Fall的总招生人数会达到1843,国际生人数为260左右

图片
图片源于斯坦福2024-2025CDS

不仅斯坦福,莱斯和耶鲁等大学也官宣扩招!


莱斯大学

 

图片
图片源于莱斯大学官网

莱斯大学计划扩大招生规模:到2028 年,该校本科生人数将扩大到约 5200 人,相比于五年前的4000 人增长30%。

2025Fall莱斯大学的新生和转学生入学人数从 2016 至 2020 年期间的约 1000 人增加到了约 1300 人。该校的申请需求持续创下新高,今年收到了超过 36700 份申请,竞争 1300 个入学名额,比去年增加了 13%

莱斯大学校长雷吉纳尔德·德罗什斯表示:"我们这种规划好的发展速度使莱斯大学成为美国私立高校中最具雄心且发展最快的院校之一。在扩大入学机会的同时,我们致力于保持莱斯大学的独特之处——关爱的文化、对卓越的追求、低师生比例以及紧密的社区氛围,同时适应高等教育和社会不断变化的格局。

随着其发展计划的实施,莱斯大学仍致力于保持其 6 比 1 的低师生比例2024 年,该大学创纪录地新聘了 97 名教职员工,并计划在未来几年继续扩大教职员工队伍。目前,两栋学生宿舍正在扩建和建设中,以支持学生人数的增长,预计总共将建成 12 所住宿学院。

同时,学校将为年收入低于14万美元的家庭的学生提供免费学费而年收入在14万美元至20万美元之间的家庭的学生则可获得至少一半的学费减免。


耶鲁大学

 

图片
图片源于耶鲁大学官网

今年2月,耶鲁大学宣布:自2025年秋季入学起,每年将增加100个本科新生名额,使每届新生规模达到1650人,最终本科入读人数将达到6600人。按照目前耶鲁大约11%的国际生比例计算,每届约增加10个国际生名额,把耶鲁作为梦校的同学们可以冲一冲哦

耶鲁大学上一次扩大其常规本科生规模是在 2017 年。

在扩大耶鲁学院班级规模的同时,校方表示:"大学将一如既往地致力于招收优秀学生,不论其经济状况如何",并且继续满足学生 100% 的实际经济需求一年级新生中有 21% 获得了"零家长分担"的助学金。这些助学金涵盖了学费、住宿费、餐饮计划、交通费、住院保险以及 2000 美元的启动资金和奖学金。


美国名校扩招的本质

 

考虑到近期特朗普大幅削减美国大学研究项目经费事件,很难不让人怀疑学校是不是又缺学费花了🐶……

图片

美国大学的扩招潮绝非简单的数量游戏当我们在讨论"每增加一个录取名额"时,实际上在见证一场精密计算:既要平衡联邦经费撤退留下的财政深渊,又要应对社会舆论对教育公平的拷问,更需在全球化人才争夺战中守住学术霸权。这场三重维度的生存艺术,或许才是象牙塔里最真实的必修课。

特朗普执政后,一系列针对国际生的政策让很多准备美本申请的同学踌躇不前。而美国顶尖高校的扩招消息,又让准备走国际化路线的家庭看到了希望。


 扩招,机遇还是挑战?

机遇:

机会窗口:录取名额增加为更多学生(尤其国际生)提供接触顶尖教育资源的机会。
资源流动:学费收入反哺实验室建设、奖学金池扩容
多样性提升:不同背景学生的碰撞可能激发创新。

图片

挑战:

资源稀释:师生比上升、个性化指导减少。
公平性争议:扩招名额可能更多流向支付全额学费的群体,弱势群体实际受益有限。
文凭贬值焦虑:录取率数字游戏下,"精英教育"光环可能被规模扩张削弱


 扩招是否意味着录取几率更高?

从理论上来讲机会变多了,但实际录取难度可能不会明显降低。

美国顶尖大学控制招生规模主要是为了保证教学质量,就像剧场不会因为观众多就随意加座位。对于原本就有实力冲击藤校的学生,依然值得放手一搏;但基础相对薄弱的学生,与其在红海厮杀,不如关注更多的正在扩招的学校

图片

看似敞开的校门背后,隐藏着"粥多僧更多"的现实。以斯坦福大学为例,录取学生SAT中位数达到1540分(满分1600),超过85%的人手握5门以上AP满分课程。当学霸们都在托福115+、SAT1550+的水平线上扎堆时,亮眼的成绩单已成标配。这时候,能让你脱颖而出的,是精心打磨的成长故事,是别人无法复制的经历,是让招生官眼前一亮的个性特质

特别要提醒的是,新增名额主要给了STEM专业(理工科)、转学生和特殊背景申请者。如果你没有提前规划这些赛道,或者缺乏让人记住的"记忆点",扩招反而可能让你在竞争中更被动。

虽然招生名额确实在增加,但每年申请人数增长得更快。就像蛋糕虽然变大了,但分蛋糕的人增加得更多。想要在这场升级版的竞争中胜出,必须早做准备:既要保持过硬的GPA和标化成绩,更要打造独特的个人品牌,用真诚动人的文书讲好自己的故事。记住,名校寻找的不是完美的答题机器,而是鲜活的、不可替代的个体


文末福利

 


TD寻录申请团队整理并批注了美国综合性大学TOP70和文理学院TOP50发布的最新CDS文件,形成了「CDS 寻录批注版」,全面解读学校的基本信息、在校生数据概况、本科录取情况、转学要求、学术状况、热门专业、录取偏好等信息,相信会为你提供价值。


图片
图片


想要获得资料的同学,欢迎扫下方二维码添加申请顾问微信,发送暗号「CDS」即可领取资料!已经添加申请顾问微信的同学就不用重复添加啦~


图片

图片
向下滑动查看更多

KIT 92 I 哥大&牛津双料录取:英美双申如何“大获全胜”?

双料录取牛娃亲述申请全过程! 本期KIT采访对象来自三士渡2024-25 Fall美本新生H同学,申请季成功斩获 哥伦比亚大学、威廉姆斯学院、加州伯克利、加州洛杉矶、牛津大学、UCL 等众多世界顶尖名校录取。 "曾被夏校连续拒信打击, 标化成绩也一度陷入瓶颈, 甚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