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林斯顿本科毕业生过半找不到工作?这届美国毕业生,在就业市场哭惨了
本文来源: 留学全知道
ID:EduKnow
作者:静思
留学回报率在就业市场上连续走低,早已不是什么新闻了。当斯坦福毕业的博士最终选择回国考公,在县城谋一个稳妥的公务员岗位时,已然说明无论是就业市场本身、还是留学经历赋予求学者身上的光环,已经不再是繁盛时期。
高学历就业困难、只能"向下兼容"的现象也并非我们专属。
最近,《纽约时报》在一个月内发表了两篇关于大学毕业生就业情况的文章,我才知道,原来美国本土的毕业生为找工作犯愁、煎熬和崩溃的情况与我们的毕业生相较有过之而无不及。那些在就业市场池子里等待被捞的应聘者里,其中不乏名校、理工科毕业的学生。
五月初和五月底,《纽约时报》专栏作者Peter Coy分别发表了两篇关于美国大学毕业生就业艰难的文章。
文章里,提到了这样几则故事:
毕业生A,主修语言学,辅修德语和英语二外教学。去年8月开始她就在寻找全职、兼职或实习。她的期望薪资并不高,年薪35000美元,至今没有得到任何一份全职或者实习的offer.
也许有人会觉得是她没选对专业,不可避免会在就业市场失利。
我们再来看毕业生B的应聘情况。她打算申请的岗位是产品设计师——一个不算热门、但也不小众冷门的专业。
在过去一年里他提交了四五百份申请,除了少数公司不回复任何信息外,大多数公司给她的回复都是"抱歉,你所申请的岗位有更适合的应聘者"这类拒信。
是不是她非名校出身,所以就业没有优势?那下面这个学生的背景呢?
纽约大学数学系毕业的硕士——牌子和专业都算过硬吧?除了拥有纽约大学数学系的硕士文凭外,他还拥有专利、通过了注册金融分析师的第一级考试、目前正在取得Series 3证书入门级职位。他申请的也不是高级岗位,只不过是金融领域中的初级岗位。
在投出去400份简历后,收到了40封拒信,他一个面试机会都没得到。
一开始,作者想这些也许是小概率事件,毕竟只有找不到工作的毕业生才愿意向他倾诉,那些顺利就业的毕业生正忙着翻开自己人生的新篇章。但作者和另一位播客主持人John York在节目中收到大量读者和听众来信表示:上述三则案例绝非个案。在美国,毕业生就业困难已然是事实。
最新的调查显示,普林斯顿56%的文科毕业生,工作尚未有着落。
图源pexels
我认识一对美国夫妻,两个儿子去年和今年前后脚大学毕业,分别就读于美国排名前80的高校,大儿子读应用数学专业、小儿子学的是气候物理专业,二人的学校和专业算不上顶尖和热门,但想找份靠谱的工作应该是可行的,可偏偏俩儿子都难上岸。
大儿子在就业市场找了一圈,发现靠谱的工作太难找,他只能搬回父母的房子住地下室。现在一边兼职做网球教练、一边考医学院。
小儿子运气好一点,毕业后投了不少简历后拿到了一份去北极做研究助理的工作。
但这份工作属于"临时工",薪资待遇低、跟项目走,项目完成后就失业。他算是牺牲薪资刷一个对口的经历,只希望这段经历能在下一次找工作时是个不错的砝码。
在美国高校毕业生中,像我朋友的两个儿子这样难就业的例子比比皆是。
我在美国论坛上看到一名2022年的美本毕业生讲自己找工作的真实经历:
她是一名22年的商科毕业生,高中期间SAT成绩为1500分、修了9门AP课程,班级排名前列。她还曾是一名运动员,但因伤结束了运动生涯,整个高中期间该学生有着丰富的志愿工作经历。靠着这样的背景,她申请大学时曾被美国顶尖大学录取,但由于经济原因,最终选择了本地州立大学提供的全额奖学金入读。在大学期间,她有多份实习,最终还以3.96的GPA高分毕业。
毕业至今两年,她尝试申请的岗位超过600个,仅得到少数回应,其他投出去的简历都石沉大海,到现在工作依然无着落。
在2022年毕业时,她曾拿到过一个6万美元年薪的生物技术公司的offer,因为疫情原因,offer在上班前几天被取消;她还曾获得过一份年薪3.5万美金的销售类工作,考虑到薪资太低、自己又不适合做销售,所以当时就拒绝了。
没想到,两年过去了自此再与offer无缘。
为维持生计,她选择在高生活成本地区的服务行业做兼职养活自己,也一直在投简历、找内部推荐和参加面试,但结果就是现在仍然没有一份全职工作。
这个故事戳中了很多正在求职的毕业生的肺管子,大家纷纷表示"你不是一个人!"
有人和她一样的专业、比她晚一年毕业,至今也找不到工作;
有人投了400份简历,杳无音讯,觉得自己最终逃不过去餐厅当服务员的命运了;
有人读的是STEM专业,毕业后照样没公司"收留"自己,不得不搬回父母家啃老;
还有人,和她用一年毕业,发现难就业,就又去深造读了个学位,结果发现今年毕业时,还是找不到工作。
我看到两组普林斯顿官网的数据:
即便是全美就业情况最好的普林斯顿大学,根据该校今年提供的调查数据显示:
文科专业的本科毕业生中,有超过一半(53%)没有找到工作;
理工科专业就业情况显然更好,仅有25.4%没找到工作,但仍然有28.9%的学生对自己工作不满意。
(数据源自普林斯顿官网)
另一组数据来自哈佛大学,一项针对本届毕业生进行的小范围调研显示:只有不到六成的毕业生选择就业。如果是就业繁荣期,不会只有这么低比例的毕业生选择进入职场。
(数据源自The Harvard Crimson)
即使有一些毕业生找到了工作,也是退而求其次的结果:航空航天工程专业的毕业生去某个应用公司开货车、机械工程硕士学位的学生在广播公司做销售。
也有毕业生运气够好,能够"杀"进科技公司、金融公司的面试。本以为靠着芝加哥大学数学专业的文凭能够从中捞到一家上岸。结果,在参加完五轮、甚至十轮面试后,最终还是被淘汰。
全世界的高校毕业生,就像被集体施了咒一样,牢牢困在了找工作这件事上。
华人家长为孩子瞄准的名校+热门专业赛道,还能吃多久?
奇怪的是,各项数据都在证实,美国的劳动市场正在复苏。
比如,6月7日,美国劳动部公布的数据显示,美国5月新增就业岗位27.2万个,劳动力市场继续保持相对强劲;平均时薪在5月同比上涨4.1%,两个数据均超出先前预期。
但为什么还有如此多的毕业生就业困难?美国媒体和专家们分析认为,这是因为在当下的就业市场,很多人才短缺的行业不一定是应届毕业生希望工作的行业。
根据《华盛顿邮报》的一篇报道显示:现在就业市场上最缺人手的行业多是建筑业、服务业,比如餐馆、酒店,或者日托学校老师、养老院工作人员这样的岗位。显然它们都不是大学生们想工作的地方。多数毕业生还是想去待遇福利和前景都更好的科技、咨询、金融、媒体行业工作。
可矛盾的是这些行业近两年都在大规模地裁员,并缩减了不少岗位的招聘计划。根据indeed在今年2月发布的数据显示:软件工程师、媒体营销专员等热门岗位的招聘较之疫情前都有不小幅度的缩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