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是前女排5连冠功臣,官至副司长,为何辞职移民美国?


感兴趣的朋友请关注公众号"美移绿卡研究所",平时这个号会专门更新美国绿卡、美国教育、美国生活等相关的内容~



说到中国女排,尤其是早些年为夺冠做出重大贡献的女排运动员,相信很多人都会下意识地想到郎平。


其实,除了郎平,还有一位优秀的前女排五连冠功臣周晓兰,同样令人称赞。


在她身上有"天安门城墙"、最美运动员等头衔。


周晓兰的一生堪称传奇,年幼时差点被狼吃掉,幸好被人救了下来;


别人都是从小就开启运动生涯,她则是偶然步入体坛,16岁才开始接受职业训练;


从国家队退役后,周晓兰还开始了仕途之旅。


最让人意外的还是,她做到了副司长的位置后,却选择辞职,移民美国。


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呢?一起来看看周晓兰的传奇经历。



1957年,周晓兰出生在江苏南京,她的父亲是工程师,母亲则是一名医生。


中国人一向有着吃苦耐劳的美德,有的是刻意去培养这个品质,也有的是受环境所影响。


周晓兰则是属于后者,在艰苦的环境磨炼出钢铁一般的意志和坚韧不拔的性格。


除了成长环境艰苦之外,她的父母也对她有着严格的要求。


在一次上山下山运动中,周晓兰跟随父母搬到了山西古交县一个偏僻的山村。


这里条件异常艰苦,资源匮乏。


他们一家在只有煤油灯的小房子里吃糠咽菜,懂事的周晓兰,小小年纪就开始帮母亲干农活。


为了喝水,周晓兰要跑到很远的地方挑水回来,因为山路崎岖,她经常不小心连人带桶摔在地上,只能无奈重新回去挑水。


上学的路同样不好走, 必须爬过一道道山坡。不管天气多么恶劣,严寒还是酷暑,她都风雨无阻走路去上学。


正是这些苦难,造就了她不怕吃苦,不畏艰险,坚毅勤劳的品格。同时长时间的干活,也在一定程度上锻炼了她的身体。


为她日后成为一名优秀排球运动员,奠定了基础。



周晓兰之所以进入排球队,源于一次非常偶然的机会。


1973年,太原市举行运动会,周晓兰报名参加了跳高和手榴弹两个项目。


由于遗传因素,周晓兰一向比同龄人高不少,16岁的她就已经长到了一米七六。


运动员列队入场时,周晓兰凭借身高优势,从人群中脱颖而出,引起了太原市少年体育学校的注意,被选入少体校篮球班。


不巧的是,篮球班满员了。


恰好排球班还缺人,于是周晓兰就此开始跟排球有了不解之缘。


在一次又一次的排球练习中,她彻底爱上了排球这项运动。


尽管她开启排球运动的时间比大多数运动员晚了很多,但她一直比常人还努力,同时有过人的天赋,很快又被山西省女子排球队选中进入了省队。


进入省队后,周晓兰仍然是佼佼者,能力突出,后面又加入了国家青年排球集训队、国家排球集训队。



周晓兰在1977年进入国家队后很快成为了队中的主力,她的拦网技术堪称一流。


在一次一次国际赛事中,周晓兰和其他女排运动员夺得了一次又一次的胜利,她也斩获了各种个人荣誉。


1979年,在第2届亚洲女子排球锦标赛中,周晓兰获得"最佳表现奖",这是她获得的首个个人奖项。


1984年,在第23届奥林匹克运动会中,中国队在战胜日本队后夺得桂冠。


周晓兰因为在决赛中精彩的表现,被日本媒体称为"天安门城墙"。


我们都知道,运动员也是吃"青春饭"的。


运动员的职业生涯相当短暂,各种大小比赛和高强度的训练导致他们身体容易受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