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2月20日星期四

美国大学限制亚裔名额,绝不只因为钱,还有你忽略的…

为何亚裔学生上名校遭遇困境?名校为何有针对亚裔学生采取的"名额限制"?

资深观察人士从名校的利益视角,比较了亚裔、白人和犹太裔对于名校的"贡献率"。

由此分析指出,"我们从犹太裔身上学到的经验就是,亚裔必须要有很多杰出的人士出现,才能从根本上解决歧视的问题,这才是最有效的方法。"

亚裔捐款额仅有白人捐款的1/10,亚裔学术贡献仅为犹太裔的1/16


所以任何由于增加亚裔学生而导致白人和犹太裔学生比例的下降,都只能造成未来名校捐赠基金来源的萎缩,以至其名校的地位将因此而动摇。

我们从犹太裔身上学到的经验就是,亚裔必须要有很多杰出的人士出现才能从根本上解决录取名额少的问题。

这才是最有效的方法,但注定是一条漫长的道路。

根据2012年的数据,亚裔人口是犹太裔的三倍以上。据2015年统计,亚裔在哈佛新生中的比例是21.3%,耶鲁的比例是20%。

而根据www.hillel.org 提供的数据,在哈佛犹太裔占学生总数的25%,耶鲁是27%。

如果按人口比例来看,犹太裔的录取率是亚裔的三倍以上。

更值得一提是,越来越多的学校积极提高犹太裔学生的人数,使其能达到常青藤名校的比例。


犹太裔是如何打破名校在录取过程中对他们的歧视?我们能从犹太裔身上学到什么可以帮助我们冲破所面临的困境?

在寻找这些问题答案的过程中我们或许可以从名校自身的特质得到启发,即:我们需要了解名校之所以成为名校的原因是什么。

名校的核心利益:人才+钱财

一所大学成为名校可以有很多的原因,但在名校中有两项特质是具有普遍性和代表性的:一项是名校都有着雄厚的资金。

其保证了名校可以招徕最优秀的学者来校任教,保证了名校在教学和学术研究领域中领先的地位,同时也保证了名校有条件招收最优秀的学生,即使他们无法缴纳昂贵的学费。


另一项就是名校的毕业生中不断地涌现出在政治,经济,文化及其他领域中出类拔萃的杰出人士。

这些人士在社会中给名校带来了极大的声誉,使人们意识到名校在培养人才方面超群的实力。

这使得名校成为社会中最优秀的人才和学生所向往的圣地。

因此,有了上述这两项特质,名校就可以"可持续性地"享受着名校的地位。

既然名校需要有雄厚的资金,那么这些资金的来源自然是名校极为重视和关注的。


亚裔捐款额仅有白人捐款的1/10

既然捐赠基金在名校中具有如此决定性的作用,我们再进一步看一下捐赠基金的资金来源。
根据公布的数据显示,在1967年至2015年间,常青藤大学加上麻省理工学院和斯坦福大学所收到的5千万美元以上的捐款,总额超过了100亿美元。

其中,白人捐款比例为63%,犹太裔为29%,而亚裔的比例则为6.8%。

如果剔除海外印度公司及香港企业家的捐款,则在美的亚裔只有雅虎的杨致远一人捐款。

这样在美亚裔真正的捐款比例则降到0.7%。

另外,捐款的总人次为79人次,其中白人占54%,犹太裔占33%,在美的亚裔则只占近1.3%。

由此可见,无论是捐款额还是捐款人数,亚裔对事关美国名校生存的捐赠基金的贡献可以是忽略不记的,这和亚裔学生占学生总数20%的比例是不相称的。


由于绝大多数的捐款都是校友对母校的捐赠,如果按现状发展下去,任何由于增加亚裔学生而导致白人和犹太裔学生比例的下降,都只能造成未来名校捐赠基金来源的萎缩,以至其名校的地位将因此而动摇。

亚裔学术贡献仅为犹太裔的1/16

再来看杰出校友为名校所带来的巨大声誉方面的贡献。

我们常说,亚裔在学术领域贡献是比较突出的。

如果查看一下美国科学院数理化三个学科的院士情况,亚裔院士所占的比例仅占5%。从诺贝尔奖的角度来看,诺奖获奖者共有889人

其中,在美华裔只有7人获奖,占总人数的0.79%;而犹太裔共有114人获奖(其中包括爱因斯坦),是华人的16倍之多。


除了爱因斯坦,相比于学者,社会上的杰出人士对母校声誉的贡献则是更加深远和广泛的。

比如,哈佛和耶鲁都贡献出不少总统和副总统,参议员,众议员,其他重要的政界人士更是不计其数。

其中,著名的犹太裔政治家就有哈佛毕业的原纽约市市长,耶鲁毕业的曾竟选副总统的参议员,哈佛毕业的著名的民主党参议员等等。

总之,白人及犹太裔的校友在捐款回馈母校的同时,也为母校带来了巨大的宣传效果和声誉。

而亚裔,尤其是华裔在美国则缺少影响广泛的杰出人士。

骆家辉,赵小兰,以及担任过能源部长的诺奖得主朱棣文虽都曾位居高位,但他们的社会影响力还无法和上述人士相比。

真正具有广泛影响力的华裔是曾在NBA打球的姚明,但现已回国。


接下来有广泛知名度的就是曾掀起"林旋风"的林书豪。

林书豪让全世界都知道哈佛也可以培养出优秀的NBA球员,而这才是哈佛真正想要的人才,真正渴望的校友。

即使如此,总体来看华裔校友对各名校在声誉上的贡献和白人及犹太裔相比仍是微不足道的。

白人和犹太裔的录取比例事关学校生存大计

既然名校的捐赠基金和社会声誉对维持其名校地位是如此的重要,那么用我们现在常用的语言来描述,这两项就是各名校的"核心利益"。

按照我们上面的分析,任何要压缩白人和犹太裔学生在校比例的后果就是造成未来捐赠基金来源的萎缩及校友在社会上声誉的下降,这都是对其"核心利益"的侵犯。

我们今天看到的数据及分析的结果,相信各名校的管理层早就了然于胸,他们应该早就有更详细和更全面的分析结果。


也因此,维护他们自身的"核心利益",维持白人和犹太裔学生的比例事关学校作为名校的生存大计,从某种角度来讲是一场生死之战,所以校方是不可能后退半步的。

回顾历史,名校在录取过程中以课外活动、领导力、创造力等主观因素来考查学生,从一开始就是为了控制犹太裔学生入学比例的权宜之计。

当犹太裔不断地涌现出社会中的杰出人士后,这种限制就显得不必要了。

而今天,这些主观因素则被用来控制亚裔学生的比例,因为校方可以用来冠冕堂皇地为自己进行辩护。

所以,当华裔学生尽自己最大的努力去做最多的课外活动时,其结果只是和其他亚裔学生竞争,因为白人和犹太裔的地盘目前还没有实力去触动。


名校留给亚裔的名额是有限的,而亚裔和亚裔之间也是有区别的,有没有绿卡是爬藤的关键因素。

有绿卡的亚裔在名校录取过程中是有明显优势的,比如录取率相对较高,一些领先学科可以自由选择、奖学金覆盖面广等。

因此,有很多家长在孩子还小的时候就拿了美国绿卡,通过美国身份送进美高,为后面上藤校铺路。

这个方法是完全可行的,从明星富豪的孩子纷纷赴美读美高、进藤校就能看出这是一条捷径。

目前能够顺利拿身份的主要有两类人:一是有财,二是有才。

有财的可以通过EB5投资移民,只需要花80万美金就能实现全家拿身份,还不用排期,也没有年龄和学历限制,这对于有钱人来说非常省事。

大多数人还是通过EB-1A和NIW项目来拿美国绿卡,这两个都是没有投资、年龄和语言等要求的。

只要你满足条件就可以申请,而且排期也比较短,适合预算不高但是着急拿身份的家庭。


如果想要孩子爬藤能够更加顺利,一张美国绿卡肯定是少不了的,而很多人其实也对移民有许多的误解。

移民并不是要你放弃一切,它只是一种备用选择,你既可以在国内继续生活,也可以去体验不一样的生活文化环境,所以有想法就付诸行动吧。



点击文末图片,小程序智能评估适合您的移民方案,专业移民顾问一对一为您解析项目详情,加入移民交流群↓↓↓

往期阅读推荐:

富人最喜欢移民的10个国家,美国仅排第四,亚洲小国竟排前三

美国为什么还没有衰落?看了它的移民要求才终于弄明白

章泽天为女儿海外择校?盘点星二代都在哪读书

- - - END - - -
↓点击阅读原文了解更多
喜欢本文,请点个赞或"在看"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

川普$500万“金卡”,真的要来了

川普吵吵嚷嚷叫着要卖给超级富豪的500万美元"金卡",可能真的要来了。。。 据4月16日NYT的消息,来自马斯克政府效率部的工作人员正在搭建一个卖"金卡"的系统。 据NYT的知情人士透露,政府效率部的一些工程师,正在与国务院、国土安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