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章来源:Stoooges三士渡
家人们,还记得那个有着近乎完美的GPA、SAT、丰富的编程履历,在遭到UCB、MIT、斯坦福等16所Top 30连拒后,却被谷歌破格录用为软件工程师的天才亚裔少年Stanley Zhong吗?
最近,他和他的父亲钟南(Nan Zhong,音译),一口气将UCB、UCLA、UCSD、UCSB、UCD五所加州大学分校告上了法庭,指控他们种族歧视。

申请结束后,Stanley没有立即前往拿到offer的德州奥斯汀就读,而是选择了去谷歌上班。回看这个Gap year,他直言"体验非常棒,每个人都给予了极大支持",目前还没决定好是继续留在谷歌,还是返校读书。与此同时,他和父亲钟南一起成立了"反种族歧视学生联盟(Students Who Oppose Racial Discrimination,简称SWORD),并向加利福尼亚法院提起诉讼,指控加州大学在招生过程中的种族歧视行为。在SWORD网站上,钟南详细讲述了为什么要把五所加州大学告上法庭。他曾向加州指出Stanley的录取结果是荒谬的,而且很多亚裔都认为UC存在歧视行为,需要对此进行调查和改革。但他写给加州大学和政府官员的信件要么被踢皮球,要么只得到陈词滥调和不屑一顾的回复。就连4000位家长的签名信都被市长无视。与此同时,钟南也发现了一些加州大学种族歧视歧视的佐证。"首先,除了Stanley,还有很多亚裔美国学生实联系了我们,告诉我们他们的大学入学经历。尽管他们的资历与Stanley相似,但他们却被UC拒绝了。""证据二:我们收集到的证据表明,加州大学在招聘教师时明显存在种族歧视。到了这种程度,他们不仅这样做,而且在知道是违法的情况下还试图隐瞒。""证据三:我们还研究了一些有限的公共数据,尽管加利福尼亚的亚裔社区增长强劲,但亚裔入学率明显受到抑制。"甚至校董会主席都曾指责UC公然歧视亚裔,还有教授因以辞职来表示抗议。此外,SFFA对哈佛的诉讼也证明了招生过程中种族歧视是违宪的,这也让他坚定要揭露UC的秘密歧视。不过加州大学的发言人在声明中表示:"目前尚未收到诉讼文件,一旦收到将积极应诉。"而且校方认为钟南的指控毫无根据,校方收集的种族信息仅仅用于统计目的,并不会影响录取结果,"自1996年加州禁止大学在录取过程中考虑种族因素以来,加州大学始终严格遵守法律规定,并致力于维护公平公正的录取政策,努力扩大所有符合标准的学生的入学机会。"钟南起诉UC的事情很快引起了争议,所有讨论最核心的问题就是,Stanley被拒到底是不是因为种族歧视。
我们可以来看看这位少年的简历。
GPA 3.97/4.42,SAT 1590,拿到过不少编程有关的奖项,比如在USA Computing Olympiad中进入Platinum Division、在Google Code Jam中进入半决赛、MIT Battlecode高中组全美第一全球第二、以及picoCTF第三名。高二时创办了一家免费电子签名公司,拥有数万名用户,并被主流媒体采访。同时还共同创立了一个非营利性组织,为服务不足的社区的孩子们提供免费的编码课程;担任竞争性编程俱乐部的创始人和主席。
基于这些成绩、活动经历和奖项等,Stanley本来对自己申请CS专业很有信心。但他申请的18所学校中,只有马里兰大学和德克萨斯大学敞开怀抱,其余16所都拒绝了他——MIT、CMU、斯坦福、UCB、UCLA、UCSD、UCSB、UCD、加州理工州立大学、康奈尔大学、UIUC、密歇根大学、佐治亚理工学院、加州理工学院、华盛顿大学以及威斯康星大学麦迪逊分校。在ABC 7的采访中,Stanley坦言,有些学校,比如斯坦福、MIT的拒信是在意料之中的,但有些录取难度相对较低的公立学校的拒信却让他费解。就在他遭受16连拒时,谷歌却向他抛来了橄榄枝,破格聘请他为L4工程师。要知道,这个岗位是需要博士学位或者同等实践经验的,谷歌对这名毕业生的录用,也是对他编程能力的认可。一边是科技巨头的破格聘用,一边是名校的集体拒绝,Stanley的优秀仿佛成了薛定谔的优秀。有网友认为,这事儿反映出了「亚裔理工科男生」所面临的"隐形歧视",但凡他换个种族都被录取。"如果他是西班牙裔或者黑人,申请的18学校里能有16个都录取他。""这太疯狂了,他这成绩放我们当年这些学校能随便挑。""如果一两所学校拒绝Stanley,可能有种族歧视。但这么所学校都拒了,真的还只是歧视的问题吗?"毕竟,科学类专业难申,工程学更难申,一个亚裔男生申请计算机专业更是难上加难。来看看顶尖美本CS专业的录取率:华盛顿大学2%、UIUC 5%、CMU 5%。这意味着Stanley申请的学校除威斯康星麦迪逊之外,CS的录取率都在4-8%之间,这并不意味着他不够好,而是学校不能录取所有合格的候选人。他的高中可是Gunn,一所著名的「满是富裕且优秀小孩」的顶尖高中。他们中的许多人会追随父母的脚步,从事科技领域的工作,并且竞争进入全美顶尖大学。但一般来说,高选拔性的大学,尤其是CS这样竞争激烈的专业,并不希望他们的新生班级里有一群来自某一所特定高中的学生。所以Stanley申请的任何一所学校可能只有一两个录取名额给到Gunn。但周围全是优秀的小孩,Stanley的成绩大约只能排在前9%,他那很高的SAT分数可能就不够出众了。"在Gunn,平均绩点只有3.97并不引人注目。拿2个B,都可能排不进班级的前25%。"
其次,Stanley为申请大学所做的准备看上去"过于单向"了。Stanley的主要获奖与课外活动经历都是与计算机有关的,这使他看上去像是对CS充满热情,却没有太多的社会影响。然而大学并不像谷歌那样,只要你能编好代码就不在乎你是谁,他们会考察你专业以外的其它素养。细扒他的简历,网友们还发现MIT Battlecode和picoCTF两个奖项都是在他提交申请之后才获得的。如果没有这两个奖项,他唯一突出的就是创业公司。但别忘了,Stanley的父亲正就职于谷歌,如此相似的创业经历"如果我是招生官的话,很难不怀疑到底有多少是他父亲做的,有多少是他做的",能进谷歌又有多少是钟南的"助力"。不过钟南也在网站上回应了这个争议,谷歌第一次邀请Stanley参加面试时,他还没有入职,第二次面试的面试官也是随机挑选的;而且23年的时候,其实还有亚马逊也想录用Stanley。倘若Stanley的遭遇背后确实藏着种族歧视的阴影,那么这绝不是他一个人的困境,而是整个亚裔群体在教育资源竞争中面临的不公。但若并非如此,也提醒着后来的申请者,不要盲目地将自己的未来寄托于所谓的 "优秀模板",分数、奖项和课外活动虽重要,但绝非全部。毕竟,美本申请没有一条既定的路径,也不存在一个放之四海而皆准的固定公式。没有任何一个人能够笃定地宣称,只要分数达到某一数值,斩获了多少重量级奖项,又参与了多少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就必定能叩开某所心仪大学的校门。同样,也没有任何一所大学会直截了当地向申请者指出,你被拒之门外的原因具体是哪些。我们能做的,是在这场"拼图游戏"中,用每一块拼图展现出自己不同的特质与经历。努力提升学术成绩的同时,也要注重挖掘自身独特的闪光点,展现出自己对世界的独特见解、对社会的责任感以及在困难面前的坚韧。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