声明: 本文版权归深圳加鼎海外所有,如需转载请联系我们授权15507505806(微信同号),欢迎大家关注我们的公众号:加鼎移民风向标。
弹指韶光过,在新西兰已经生活了三个年头。
很多朋友问我在新西兰到底过得怎么样,事实上我没办法评判这里的生活到底是好是坏,我只能客观地讲讲我的经历,希望能给大家做一个参考~
我毕业于国内一所普通一本,曾在几个一线城市辗转,随后又在外企工作了数年,也逐渐从职场菜鸟变成了独当一面的管理层。
在这样的背景下,大家都不理解我为什么会选择移民,其实是一次和同事的闲聊,促使我有了这样的想法。
彼时她正怀着孕,告诉我她周末准备去报名早教班,因为这个早教班资源稀缺,如果不尽快报名,孩子出生就报不上了。
聊到这个话题,同事像打开了话匣子,和我讲述她对孩子从早教、小学教育的学区房或者私立学校的规划,再到周末的数算、足球、乐器课...重点是这期间每个环节,都需要高昂的学费。
就同人们讨论北上广的房价一般,大家在不满的同时又无可奈何,只能跟着趋势和浪潮走。
那时我和先生也在筹划要小孩,顿时身有所感。
想着从早教开始算,那么岂不是未来二十多年,我们全家都要沦陷在这样的争抢教育资源的压力下?
而我又正好处在工作的瓶颈期,那天我站在公司的落地窗前,俯瞰着高楼大厦和车水马龙,还有灰蒙蒙的天空,开始有了逃离的想法。
所以这个决定,到底是工作生活压力下的一种懦弱逃离,还是一种对于生活方式深思熟虑后的选择,其实很难说。
恰好此时我接到一个需要去新西兰出差的工作,也正是这次出差,让我们确定将新西兰设为想要留下来的国家。
我们当然知道新西兰不是完美之地,但是在当下,移民新西兰确实是我们对生活最有力的反抗。
于是,我们开始筹备移民。
因为先生是IT行业,加上我们雅思水平都不低,能有7分左右,所以通过绿名单移民新西兰对于我们来说并不算太困难。
只需要找到移民公司帮我们拿到移民局认证的雇主offer,基本问题就不大了。
就这样,我们开启了在新西兰的新生活。
时隔三年,我依然记得刚下飞机的那一刻,映入眼帘的不是繁华的都市,没有喧嚣的人群,只有辽阔的牧场,蓝天白云...
其实刚开始新西兰的生活时,我是不适应的,毕竟国内的便利与热闹,还有各种工作的高效率,真的是新西兰无法比的。
不过好在时间一长,新西兰带给我的惊喜远远超过了这些不适应。
不过我的丈夫不太爱社交,虽然不像我经常参加社区活动,但是也找到了自己喜欢的生活状态。
他不用再去参加应酬,也没有了长时间的加班,除了固定每周六晚chuch house的聚会,大部分时间都在专注自己,偶尔也会和我一起去感受大自然。
在新西兰,Kiwi的慢节奏是刻在骨子里的,我很少看见有人急匆匆走在街上。
大部分时候,街上都只能看见在咖啡馆聊天的老人、陪孩子游玩的父母,或者是不紧不慢的行人。
不过我也听过不少来新西兰的人吐槽,觉得在这里第一个月新鲜,第二个月无聊,第三个月想走,第四个月崩溃……
说实话,习惯了快节奏的生活,在新西兰的松弛显得格外地不真实。
很多商场下午5点左右就关门了,周末也基本不营业,夜生活更是少得可怜,时间长了确实很多人会觉得无聊。
毕竟生活就像一座围城,城外的人想进来,城里的人想出去。这个世界上本就没有完美的国家,是好是坏都没有标准答案,只是取决于你想要什么样的生活方式。
对我来说,新西兰空气纯净,生活压力小,工作方面也比在国内轻松。
如今我们也拿到了新西兰的永久回头签,实在想家了也可以随时回家待一段时间。
毕竟我们身边很多在新西兰的华人朋友都过上了"6+6"(6个月在新西兰、6个月在中国),或者"9+3"(9个月在新西兰,3个月在中国)的生活。
重点是这里的教育环境很简单,公立教育从小学到高中都是免费,教育资源比较平均,不需要你大费周章去争夺资源。
在国内,所有的教育都是填鸭式的,学生靠死记硬背应付考试,不管孩子喜欢什么擅长什么,大家学的都是一样的东西,目的就只是为了拼高分。
但是新西兰的教育就非常不同,他们更倾向于循序渐进地给孩子建立强大的逻辑和思维,慢慢挖掘学习的潜力和兴趣,让他在开放的信息资源里,接触自己喜欢的东西。
长期以往,孩子学习的动力就是由内而外的,源于他本人的兴趣,而不是应付一场考试。
也许这就是新西兰教育,能够连续多年名列"全球教育未来指数"前三名的重要原因吧。
不仅如此,以后如果孩子想深耕喜欢的领域,在新西兰也有更多机会跳板国际知名学校,选择的方向也多得多。
总的来说,我希望我以后的孩子不用背负压力长大,他不需要全面发展样样精通,而是能打破规则,不拘一格,找到真正热爱的事情然后不顾一切去探索与追求。
而新西兰恰好能够实现这些。
最后,别总拿国内的标准来要求这里,也别期待这里事事都完美。
加拿大:
美国: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