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3月7日星期五

【给人大代表的建议】关于加强出国劳务领域中介公司管理的建议

尊敬的人大代表:

    近年来,国内经济转型,国内劳务市场供求不平衡,出国劳务市场逐渐升温,但与此同时,出国劳务领域中介管理乱象丛生,严重损害了出国务工人员的合法权益,甚至威胁到他们的生命财产安全。以下是关于该问题的现状分析及建议,供您参考。

一、出国劳务中介乱象的原因

(一)信息不对称

    出国务工人员对出国劳务流程、政策及相关风险了解有限,而中介公司却掌握大量信息,利用这种信息不对称,以虚假宣传、夸大承诺等方式诱骗务工人员。

(二)监管难度大

  1. 资质管理不完善:部分中介公司缺乏合法资质,却仍从事出国劳务中介业务,且频繁变更公司名称、股东、注册地等信息,逃避监管。

  2. 跨部门监管协同不足:涉及出国劳务中介管理的部门较多,但部门之间协作机制不完善,存在监管漏洞。

  3. 跨境监管困难:一些中介公司通过伪造证件、非法输送等方式,将务工人员送至国外从事非法劳务,境外维权难度大。

  4. 资质跟踪审查不足:部分中介公司通过获得商务部对外劳务合作经营资质后实施合同诈骗,比如近年的河北谦谦、四川远境等公司,有百姓信任的国家资质做掩护,大量打工人上当受骗,对社会造成巨大损失。

(三)违法成本低

    部分中介公司即使被查出问题,处罚力度相对较轻,难以对其形成有效威慑。

      比如2022年四川环洋劳务服务有限公司编造虚假的加拿大招工骗局,导致大量打工人被骗,后期经举报后,公安部门上门查处仅要求公司退回前期打工人报名费用,处罚力度极低,导致该公司实控人蔑视法律,后期遥控成立四川远境劳务服务有限公司,并通过欺骗方式获得商务部资质,利用国家资质进行合同诈骗。

二、出国劳务中介乱象的表现

(一)巧立名目滥收费用

    以通道费、报名费、保证金等各种名义收取高额费用,或在务工人员就职后按月抽成薪资。

    比如2023年香港外劳政策实施后,建筑业外劳配额被大量建筑分包公司把持,打工人为获得入港就业机会,除了支付高额中介费外,部分打工人每月所得工资收入竟然被分包公司直接从银行卡划走,严重损害打工人利益。

(二)伪造证件逃避监管

    私下收购或伪造签证、身份证等证件,骗取出入境管理机关完成核发。

(三)非法输送损害权益

    以"免签""旅游签"等名义诓骗劳务人员,以"出境旅游""探亲访友"等名义掩盖非法跨境目的,将务工人员送至国外打黑工。

(四)虚假岗位实施诈骗

    以虚构岗位需求、夸大薪资待遇等为诱饵,诱骗务工人员签订虚假中介合同,骗取财产。比如一直流行的澳大利亚别墅看管员、守岛员等骗局。

三、解决问题的建议

(一)完善监管机制

  1. 加强资质管理:严格审批、发放中介资质,建立动态监管机制,定期评估中介公司经营状况,规范资质管理。

  2. 强化跨部门协作:建立经贸、工商、劳动、公安等部门联动机制,加大横向协作力度,形成监管合力。

  3. 利用大数据监测:建立风险监测机制,对中介公司经营行为进行实时监控,及时发现并查处违法违规行为。

(二)健全国际合作机制

  1. 加强与劳务输出国合作:规范跨境务工人员合法出入境程序,保障其用工权益。

  2. 发挥驻外使馆作用:为境外务工人员提供咨询服务,必要时提供法律援助与保护。

(三)提升群众辨别能力

    通过媒体、讲座等方式普及国家对境外务工政策与正规出境务工途径,曝光非法中介案例,提高群众辨别虚假宣传的能力。

(四)加大处罚力度

    提高违法成本,对违法违规中介公司进行严厉处罚,情节严重的除了吊销其营业执照及相关资质证书外,应依法追究有关责任人的刑事责任。

(五)畅通维权渠道

    建立专门的出国劳务纠纷投诉平台,简化维权程序,降低维权成本,为务工人员提供法律援助。

(六)强化宣传引导

    加强对出国劳务人员的宣传教育,提高其自我保护意识和法律意识,引导其通过正规渠道出国务工。

    出国劳务领域中介管理乱象问题亟待解决,希望人大代表能够关注这一问题,推动相关法律法规的完善和政策措施的落实,切实保障出国务工人员的合法权益。

    建议人:全体出国打工人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

赴美签证千万别用这四个理由,否则直接被拒!

办美国签证这事儿,坑多水深, 我干了十年移民行业,见过太多人稀里糊涂踩雷 。 今天就跟你们聊聊,申请赴美签证时最烂的四个理由,记住了,这些坑能避就避,别一头栽进去。 我也不怕丢人,都是血泪教训,摆出来就是让你们少走弯路。咱们直奔主题,聊得明白点,别整那些花里胡哨的。 第一个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