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宣布:全体公务员冻薪,包括李家超!预计将削减约一万个职位……

感兴趣的朋友请关注公众号"美移海外"↓,我们会在这里专门更新全球身份规划、移民生活、海外房产等相关内容~近日,香港财政司司长陈茂波宣布:全体人员将统一实施冻薪政策,甚至李家超也不例外!港府预计在2026-2028年之间,每年削减2%的职位,也就是预计将有1万个公务员职位被裁减。这相当让人意外,一向财大气粗,公务员待遇优厚的港府,为何下定决心过起了"苦日子"?别急,接下来小美将为大家解释一下,何为"冻薪"以及"冻薪"背后的原因。
很多人可能听过涨薪,降薪,调薪,但冻薪却是第一次听说。冻薪,顾名思义,就是冻结薪资增长,也就是当年薪酬保持不变。简单来说就是港府公务员的工资暂时不会再涨了,不是冻结薪资不发了。香港公务员冻薪并非首次。过去26年,因SARS非典、2008年金融海啸及新冠疫情,香港公务员曾有5年冻薪。正常情况下,特区政府公务员无论升职与否,每年都会在薪酬调整中进行加薪。为了以足够的薪金来吸引、鼓励或挽留人才为香港市民服务,香港薪资制度是每年大概涨薪2-4%左右。据香港公务员事务局披露,2024年,14级以下普通公务员的月薪水平介于1.3万到3.3万港元之间。折算下来,就是大约15万元到40万元人民币不等的年薪,此外还有很多附加的福利。纵观香港回归的28年里,港府除了1999年提出用"合同制"取代"终身雇佣制"外,从未对公务员编制进行过大规模调整。缩减的1万名编制,大致相当于全港公务员实际在编人数的5.7%。
冻薪和削减职位,实属无奈之举,因为港府正在面临着一场巨大的财政危机。陈茂波在预算案中提到,2023-2024年度的财政赤字预计高达千亿港元,资产市场(如楼市、股市)也承受着巨大压力。根据香港财政司的数据,港府在2004年至2018年持续了15年获得财政收支结余。但自2019年开始,除2021年有结余外,其它5年均录得较大的赤字,金额也远超千亿。面对上千亿的财政重担,港府不得不开源+节流"两手抓"。不过,越是在经济低迷、财政收支不平的时候,越是不能减少社会公共福利的支出,否则更加降级政府的公信力。削减财政赤字只能从港府内部做起,裁撤公务员职位,减少公务员费用支出。理论上,通过冻薪,港府三年可节约支出大约330亿港元,年均110亿港元。然而,港府此举也给普通人敲响了警钟:没有什么是安全稳定的,即使有"铁饭碗"之称的公务员,也随时有降薪失业的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