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片来源:影视剧《三十而已》
当朋友圈开始转让铂金包,
顺义妈妈的焦虑已经藏不住了。
朋友圈里,
一条条低价转让的奢侈品,
像是一面折射时代变迁的镜子。
曾经,她们的动态是——
如今,变成了——
01 | 养一个国际化孩子
成本从来没有"封顶价"
托福、SSAT、AP课程: 单门1V1外教,一小时上千元,全年下来十几万不是问题。 马术、高尔夫、击剑: 每周训练2-3次,光装备和场地费就堪比小型投资。 游学和科研项目: 去耶鲁夏校、NASA少年营、MIT的人工智能训练营,一个暑假就是10万+的花销。 私立学校的捐赠费: 想进某些顶级国际学校,光交学费还不够,家长还要额外"捐助"几百万。
她们愿意拼尽一切。
02 | 铂金包可以再买
但娃的机会只有一次
03 | 生活可以降级
但教育必须满格
散发家庭生活气息的顺义别墅社区。图/ 视觉中国
但她们不敢让孩子的未来走入不确定性。
04 | 名校越来越难进
她们不敢停
美高、藤校的录取率不断降低,
名校的筛选标准越来越难捉摸。
2024年哈佛录取率仅3.4%,
耶鲁、斯坦福、MIT也在持续下降。
北京某国际学校的Z同学:
GPA 3.95(年级前5%),SAT 1540,托福117,竞赛履历亮眼,曾晋级AIME,获得NEC全美经济学挑战赛银奖,并有两段AI方向的科研经历和一篇第三作者论文。此外,他还在某知名投行完成暑期实习,申请方向为经济学/计算机科学。
他的选校名单涵盖了:冲刺:哈佛、斯坦福、宾大沃顿、芝加哥、杜克;匹配:密歇根、NYU Stern、北卡教堂山;保底:UIUC、OSU。
然而,最终的申请结果却让人意外——冲刺校全拒,匹配校Waitlist,仅获UIUC和OSU录取。
曾经的"稳赢学霸",如今在激烈的名校申请中折戟。
GPA 3.8,SAT 1500,无AP课程,却凭借独特的活动背景,成功逆袭。
连续三年参与川剧非遗传承项目,不仅策划展览,还受邀在海外文化节演出。还自主开发了一款"方言保护"App,并凭借该项目获得省级创新奖。
尽管学术成绩并不突出,但凭借独特的文化背景和长期投入,他最终收获了范德堡大学(全美Top 18)和罗德岛设计学院(双学位项目)的录取。
▲川剧变脸 图/成都市非物质遗产保护中心
(2024年藤校录取数据)
可能成为"无效投资"。
尾声 | 这场交易
换不来确定的未来
图片来源:影视剧《小舍得》
未来国际化教育将如何发展👇
火热抢票中🔥
深入探讨未来教育的发展
名额达上限即截止报名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