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出来你们可能不信,我这"弱case"都能过,真不是运气多好,而是迈出了那一步。今天就跟大家聊聊这事儿,也想给还在犹豫的朋友打打气——其实NIW没你想的那么高不可攀,很多人够资格,就是不敢试。
申请的时候,手里只有老板写的一封推荐信,薄得可怜。说实话,我一开始压根没信心,觉得自己这条件跟网上那些动不动十几篇论文、被引几百次的大牛比,简直不够看。
想省钱,我跑去找美国律师,结果撞了一鼻子灰。好多家听完我的情况,直接把我拒了,说"你这背景太弱,得多发几篇论文我们才接"。有的还直白得很,告诉我他们不帮做背景提升,也不写材料,全得靠我自己折腾。
那段时间我真有点泄气,觉得自己是不是压根没戏。后来抱着最后一丝希望,找到了一家国内的移民团队——麦克斯出国。没想到他们听完我的情况,二话不说就接了,还拍着胸脯说:"你这能办。"
我的case确实弱,推荐信只有一封,压根撑不起台面。跟团队聊了几轮,他们建议我多搞几封信,把贡献讲扎实点。后来他们直接帮我联系了几个行业里有点分量的大佬,硬是凑齐了4封,加上老板那封,总共5封。
拿到这些信的时候,我自己都惊讶,内容写得有鼻子有眼,把我在项目里的那点事儿吹得挺像样。我得说,推荐信对弱case真挺关键,它能帮你从侧面证明"你确实干了点啥",不是光靠嘴说。
整个申请过程,我基本没咋操心,材料全交给团队弄。他们的文书老师给我印象挺深,脑子清楚得很,知道咋把我那点亮点挖出来。我有时候拖延症犯了,材料拖着不给,他们还得打电话催我,硬是推着我往前走。
递交I-140后,啥也没补,35天就批了。这速度让我有点懵,后来想想,估计是材料准备得够扎实,移民官没啥可挑的。
跟团队沟通那几个月,我算是摸清了NIW的门道。这项目全称是国家利益豁免,说白了,就是得证明你对美国有用,有价值,还不会拖后腿。我的条件不算强,可团队硬是围绕我那篇论文和项目经历,讲了个靠谱的故事。
论文虽然就一篇,但好歹跟个热门方向沾边;审稿3次,说明我在圈子里有点认可;推荐信再一吹,把我那7年经验包装得像模像样。移民官估计一看,觉得这人还行,能给美国IT圈添点砖加瓦,就放行了。
这事儿让我挺感慨。NIW不像EB-1A,非得要你多"杰出",它更看重你能不能干点对美国有用的活儿。我一开始找美国律师被拒,差点就放弃了,可国内团队接手后,硬是把我的"弱case"盘活了。
文书老师很重要,他们不像我这种技术宅,盯着论文数量不放,而是懂得咋把故事讲圆。移民官又不是我们同行,他们要的是清楚明白的价值,不是一堆术语砸脸上。所以啊,找对人真的能省一半力气。
回想起来,我这条件不算差,可也不算拔尖。网上老有人说NIW得有大奖、得发十几篇论文,不然没戏。我要信了这些,估计早就打退堂鼓了。可现实是,我这"半吊子"背景都过了,靠的就是敢试一把。
申请这东西,没个固定模板,你觉得自己差点儿,未必就真没戏。我认识个朋友,条件跟我差不多,硕士毕业干了几年,老觉得不够格不敢递,结果一看我过了,直拍大腿后悔。
说句实在话,NIW的门槛没那么高。移民局定的标准很简单:你得有能力,干的事儿得对美国有好处。
具体咋证明,看你手头的料能不能讲出道理。我那一篇论文不算多,可跟项目一结合,硬是显出了价值;审稿和协会听着普通,可也算侧面背书。推荐信再一撑腰,故事就立住了。
你要是也有点底子,比如工作几年有点成果,或者圈子里有点小名气,别光觉得自己不够硬,试试看,兴许就成了。
这过程也让我琢磨出点门道。弱case要想过,材料得下功夫,不能光靠硬指标砸人。我运气好,碰上靠谱团队,他们知道咋把我的那点料用活。
可市场乱得很,找机构得擦亮眼,别被坑了还不知道。我当初找美国律师吃了闭门羹,后来国内团队救场,才算走对路。想省心的朋友,不妨找人帮忙评估一下,别自己瞎捉摸。
其实NIW这事儿,最大的敌人不是条件不够,而是你不敢迈那一步。
我之前也怕被拒,怕花钱打水漂,可真试了才发现,路没那么窄。
35天获批,对我来说像中了彩票,可想想,这不就是因为我敢递那份材料吗?好多姐妹条件比我强,愣是卡在"觉得自己不行"上,白白错过了机会。移民这玩意儿,说白了就是给自己个可能性,试试又不丢人,干嘛不搏一把?
所以啊,要是你在犹豫NIW值不值得试,别老盯着自己的短板看。问问自己:我干的这行,能不能给美国添点彩?能的话,找人瞅瞅材料,递上去看看结果。我这"弱case"都能过,你没准比我还顺呢。
好运这东西,传不传得下去我不知道,可迈出一步的勇气,真能让你离绿卡近一点。你说是不是这个理儿?有啥问题,底下聊聊,我也乐意帮着出出主意。
好,以上就是今天的全部内容了,如果您对"移民美国"感兴趣,可以扫描下方二维码,或添加【微信号:yiminhelper】联系我,我会安排专业的移民顾问一对一给您评估适合的移民方案。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