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toooges 规划导师专访
VOL.20 杨家杨
在准备留学申请的时候,我们常听到"兴趣驱动"、"个性化发展"这些词,但如何才能真正将自己的兴趣转化为学术方向,甚至未来的职业路径?本期采访菌菌邀请到了三士渡的规划导师杨家杨——学生眼中最懂兴趣规划的「跨界探索家」。
杨家杨导师有7年留美经历,本科毕业于雪城大学,学习国际关系和公共关系双专业,辅修政治学。研究生进入康奈尔大学,主修公共事务管理,专注于社会政策和教育政策的研究。回国后在四大会计师事务所从事教育咨询,最终因为对教育行业的热爱,投身升学规划领域,至今已有4年多的时间。
从业以来,她见证了无数学生的成长,从对未来迷茫,到找到学术方向;从小众兴趣爱好,到规划成系统性的发展路径。她鼓励学生从cosplay深挖亚文化研究、将电影与经济跨界融合、用游戏设计解码心理学......不仅帮助学生成功在"内卷赛道"中脱颖而出,也让每个学生的申请季都成为一场自我发现的成长之旅。
杨家杨
三士渡规划导师
本科雪城大学|国际关系+公共关系
研究生康奈尔大学|公共事务管理
4年+行业经验
辅导学生录取芝加哥大学、圣母、范德堡、乔治城、UCB
剑桥、帝国理工、港大、墨尔本大学等世界顶尖名校
01
杨家杨导师采访视频【1】
毕业回国后为什么会选择进入留学教育行业?
在康奈尔攻读社会政策与教育政策专业期间,我深刻体会到教育政策与社会环境息息相关。
2017年波多黎各经历了百年一遇的飓风灾害,2018年我代表学校去参访波多黎各,前往当地考察教育现状,当时我很受震撼,本科期间的春假我曾和同学一起游览过波多黎各,这里旅游业非常发达,给我留下了很美好的回忆,但曾经的欣欣向荣已经不复存在,取而代之的是断网断电、破败的学校,半年多的时间都还没有恢复。
Hurricane Maria|Puerto Rico
所以回到美国以后,我与同学和教授一起给政府提了许多关于波多黎各教育政策的建议,包括重修当地的基础建设,和应对不同级别自然灾害的宏观政策建议。也就是在这时,我发现我对教育领域更加感兴趣了,回国后我很快进入了教育咨询领域,但我意识到咨询行业有其局限性,学生更倾向于专注某一领域,而缺少全面探索自我的机会,所以我决定转变赛道到升学领域,致力于帮助学生挖掘兴趣,找到最适合自己的发展路径。
你如何理解"规划导师"这个岗位?
我进入留学教育行业以来,带过的学生很多样化,来自世界各地,有大陆普高和国际学校的学生,也有在美国、英国,香港,新加坡等多个国家的学生和家庭。也带学生申请过广泛的学科专业,有计算机、数理化这些STEM专业,也有文社科、艺术等专业。
我认为作为规划导师,不仅仅要为学生的升学以及录取结果保驾护航,更要帮助他们发现自己的热爱所在,探索人生更多的可能性。辅导升学不仅仅是一个结果,而是一个过程。我希望学生们都可以从升学的过程中成长、丰盈自己,获得成就感和动力。
我会很尊重学生的想法,当然我也会和家长有充分的沟通,因为家庭的决定对孩子的发展是非常重要的。之前我有一个学生很喜欢cosplay,但对于专业方向的选择却很迷茫,经过我们持续的沟通,我发现学生在cosplay的兴趣外壳下对于东亚和美国的亚文化有很强的研究热情,因此我从学生的兴趣入手鼓励学生从cosplay出发,串联学校配音社团进行社会流行文化和传播学的研究,由此也拿到了很不错的名校offer,继续在热爱的领域深入发展。
你怎么看待现在留学申请越来越卷的趋势?
我也听到很多学生和家长会说,升学的赛道越来越卷了,其实卷已经成为了一个现状,外部情况的不确定性会越来越多,但越是在这种不确定的情况下,我们更不能随波逐流,别人卷,我们也跟着一起卷,这样反而会看不到自己的竞争力。
我认为我们还是要把核心放在自己身上,去发现自己的优势。因为美本申请本来就是一个「取长」的过程,学生要发现自己的优势所在,发挥自己的长处,才可以把申请的准备做到最好。
我曾经带过一个非常喜欢经济学的学生,大家都知道经济学是个竞争尤其激烈、申请难度很高的方向。这个学生对经济学的探索很深入,涉及的领域也很广,包括宏观经济、微观经济,甚至行为经济学。
通过对学生兴趣爱好的了解,我发现TA很喜欢看电影,于是我给TA规划了一条"电影+经济学"的申请路径,让他通过电影来了解不同国家的文化输出及经济影响,这不仅让TA更深入地学习经济学,还能通过电影和经济学的结合,同时展现TA的数学能力、量化分析能力,以及对人文社科的热情和研究兴趣。
所以,就算某个专业的赛道竞争再激烈,只要充分挖掘学生的特长和优势,把这些特点和专业结合起来,就能找到一条独特的突破路径,在激烈竞争中脱颖而出。
02
杨家杨导师采访视频【2】
带"牛娃"和带"普娃",你会有不同的规划策略吗?
牛娃和普娃确实是两种不同类型的学生,他们在申请和学习规划中所需要的帮助也各不相同。
对于牛娃来说,他们在GPA、标化考试和论文写作等方面通常都很出色,但在学科聚拢、资源整合和时间投入等方面,可能还需要专业的指导。虽然牛娃在细节处理上很有优势,但在大方向的把控上,专业导师的引导也至关重要。正因为如此,我们也常说"选择大于努力",有时专业的指导能帮他们在关键时刻选择最有效率、最合适的路径,为升学和未来的职业发展提供助力,起到"助推器"的作用。
对于普娃来说,他们往往面临更多的学业压力,比如GPA管理、特定学科的学习困难,或者学习方法和习惯掌握不到位。这时,就需要专业的导师从学习方法、时间管理和学习规划等方面进行指导。有时候,问题不在于知识本身,而是如何更高效地学习,如何找到适合自己的节奏和方法。帮助普娃需要耐心和持续的投入,通过一点一滴的积累,从量变逐步达到质变,最终实现成长和飞跃。
总之,我认为无论是牛娃还是普娃,量身定制的指导和耐心陪伴,都是助力他们找到最佳发展路径的重要因素。
有没有规划时间特别紧的学生案例?
曾经有一位学生,在12年级上学期才找到我,由于临近申请季,留给我们整体规划和案例操作的时间非常紧张。
当时她的活动经历杂乱无章,且缺乏明确的申请主线,后来我发现她在美高时就参与了当地的一些小型商业活动,由于疫情转回上海的国际学校后,她的商业思维依旧很活跃,我迅速察觉到了她具有很强商业头脑的特质,因此建议她在这个方向继续发展。
我们和她一起商量开设了一家微店,考虑到她和她妈妈都非常喜欢做手工,于是将她们的手工作品放在微店上售卖,效果显著。这个学生也积极主动地利用各种渠道扩展微店的影响力,最后微店的销售额达到了2万元以上,这也为她的申请主线提供了有力支撑。
除此之外,我们还围绕着商业发展为她安排了一系列行业探索活动,她自学的商业书籍和课程也被加入到申请材料中,尽管时间非常有限,学生在商业领域的独特思维和实践能力在申请材料中也得到了全面的展示。
最终,学生在如此紧张的时间内,顺利获得了东北大学商学院的录取,这也意味着她能够继续在美国追求她的创业梦想了。
如果学术兴趣比较分散/活动很杂乱,你会怎么规划?
其实对于申请美本来说,有很多兴趣和申请方向是比较普遍的现象,像我们三士渡是非常鼓励学生去做广泛的学习、广泛的探索,再选择特定的领域深入发展。
但在这种情况下活动杂乱也确实是一个客观存在的事实。作为规划导师,我会建议他们进行合并和聚拢,另外有单独的1-2条学术或兴趣线单独存在也是完全没有问题的。
比如我之前有一个学生,TA的兴趣方向有游戏设计、心理学、钢琴和辩论。我建议TA可以把游戏设计和心理学结合起来,或者把游戏设计和钢琴结合起来,做音乐类的游戏。学生做了一番探索后决定选择心理学和游戏设计,后来我也为TA安排了相关的实践类项目,是通过游戏环节的设置去研究大众心理学。
而钢琴就作为一条单独的音乐艺术线,辩论则是一条体现学生思辨能力和表达能力的人文社科线,这两条线是和TA的社会活动做了一些关联和结合。所以学生多线发展是完全没有问题的,具体还是要看怎么去进行聚拢,怎么去发挥它不同的优势,展现它不同的特色。
03
杨家杨导师采访视频【3】
你会遇到特别"难带"的学生吗?是如何解决的?
带过的学生中,总会遇到特别难带的,但每一次的挑战背后,往往都是孩子们正面临着无法自行解决的问题,需要外界的帮助和引导。
我曾经遇到过一位非常聪明的学生,可以说是个天才型选手,他在国内经过选拔后前往新加坡读高中,刚开始和他接触时,他非常封闭,聊两个小时,可能连20句话都说不到。经过持续的沟通和与家长的深入交流,我了解到他在新加坡的生活并不开心,两年的疫情封控让他无法回国,加之新加坡的学业压力,更让他感到孤独和压抑。
虽然他的标化成绩非常亮眼,但校内GPA是申请中的一大短板。我们一方面为他安排心理疏导,帮助他逐步打开自己,增强信心;另一方面,我们进行了学科普及,他发现自己对心理学非常感兴趣,他希望能通过心理学来疗愈自身的困扰。
最终,他成功申请到了排名靠前的文理学院,这不仅是一次升学上的突破,更是一次自我重建的过程。他在申请的旅途中重新找回了自信,这对他的人生来说,是一次真正意义上的成长,后来的他,也一步步走出了自己的精彩未来。
你为什么会给自己贴一个"研究型P人"的标签?
"研究型P人"这个标签,实际上反映了我在生活中的一些特点。我很喜欢生活中的惊喜,通常不太会去预设很多东西,喜欢顺其自然。但是在学习和工作中,我又是一个典型的J型人,我相信只要投入了时间,就应该把事情做到最好,不能浪费时间,也不能对自己的努力没有交代。
这个标准也体现在我对学生的指导中。我会耐心引导学生去探索他们的更多可能性,不局限于一个框架,但在做事情时,我也会严格要求他们认真执行,并且对自己的成果负责。我不希望他们在时间投入上毫无回报,或者结果与预期相差太远。
你平时有什么兴趣爱好可以和大家分享一下?
我从小在天津长大,因此非常喜欢听相声。相声那种幽默、轻松的风格也深深融入了我的性格和生活中。
尤其是现在,相声常常结合了传统和现代元素,这种创新的融合让我感到很有趣。在我的兴趣和放松方式的影响下,我也鼓励学生尝试将现代和传统结合的项目。
比如,我之前有一位学生,TA非常喜欢讲上海话,于是我建议TA将上海话这种传统元素与现代流行文化结合,以此来传承并宣传这种传统文化,因为现在很多年轻人已经不太讲上海话,甚至有些人已经不会讲了。所以,让这种传统文化与流行元素结合,不仅能保留它,还能让它焕发新生。
那位学生最终选择了传播学方向,但我也鼓励TA探索其他的可能性,比如社会学、历史学,或者如果TA对表演感兴趣,也可以考虑戏剧专业,这些都可以作为学生未来发展的方向。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