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4月12日星期六

跨境电商的最大敌人,不是政策,而是惯性

截止2025年4月12,美国对中国发往美国的直邮包裹政策做出重大调整:

  • 原本800美元以内可免税的小包裹政策被彻底取消

  • 改为征收每件200美元包裹价值90%的关税,两者取高;

  • 同期,特朗普政府将对中国商品的全面关税税率拉升至145%,创历史新高。

一夜之间,跨境电商的"免税红利"消失殆尽,平台成本激增,物流清关压力陡增。

但真正决定命运的,或许并不是这些"新规",而是卖家对旧路径的依赖,以及对转型的迟疑。


一、免税红利取消只是表面,真正焦虑的是"模式失效"

过去几年,"低价+高频"的铺货策略几乎是行业默认打法:

  • 利用800美元免税线,走FBS或直邮模式;

  • 利润薄但频次高,靠"走量"吃平台流量;

  • 一旦平台推荐+物流稳定+免税撑腰,轻松跑出单量。

可现在,每个包裹动辄200美元税金,等于直接封死了"靠铺货跑量"的生路。

原有策略在新政策下直接崩盘——而更可怕的是,很多人根本没有Plan B。


二、税变了,政策紧了,但滞后的是卖家的"动手速度"

你可以不喜欢变化,但不能忽视它:

  • 平台在变:Temu推海外仓、Shein搞本地合规、AliExpress全面支持W-9身份;

  • 政策在变:145%的综合税率 + 包裹单件200刀封顶税;

  • 用户在变:海外消费者也在比服务、比品牌、比本地交付。

但很多卖家还在等:

"等等有没有豁免"

"等等别人怎么做"

"等等平台会不会放松"

等着等着,行业已经不是那个行业了。


三、再不转型,不是被政策卷死,而是被平台遗忘

平台流量倾斜的是合规卖家;税务收紧的是投机型打法。

如果你还沉浸在"低成本套利"的旧逻辑里,那不是政策淘汰你,而是你自己放弃了转弯的机会。

现在要拼的,是:

  • 有没有海外公司、身份合规;

  • 有没有物流体系、海外仓支持;

  • 有没有产品差异化、品牌价值;

  • 有没有能力快速适应政策。


四、2025年之后的出海游戏规则,彻底换人了

如果你想长期做美国市场,你需要搭建的是一个合规、安全、可复制的系统,而不是投机战术:

✅ 注册本地公司,完成W-9备案,获得平台稳定支持;

✅ 配置海外仓,保障履约效率,降低清关成本;

✅ 学会理解关税结构,合理调配供应链,降低被动税负;

✅ 建立品牌,绑定用户信任,脱离单纯价格竞争。


这次美国对中国产品加征145%关税、取消800美元免税政策,其实给整个行业敲响了一记警钟:

未来不是更容易,而是更难。

你可以抱怨关税、骂平台,但最终决定你能否留下的,不是环境,而是你有没有主动求变的勇气。

别再等了,主动转向,才是真正的出路。

 


洛美美司服务
我们是一家华人创办的美国代理注册公司,位于德克萨斯州奥斯汀市。我们专注于提供美国公司注册、EIN和ITIN申请服务,以及亚马逊、TK等电商平台的入驻申请。
同时,我们还为美国公民的海外税务问题和非美国居民的税务问题提供专业咨询和解决方案。


更多干货,请访问官网⬇️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

川普招数频出,留子们安心上个学怎么越来越难……

如昨天所说,据Politico的消息,美国国务院 计划暂停全球范围内新的学生签证(F、M、J类)面谈预约 ,并计划 扩大对国际学生的社交媒体审查 。这一政策调整一旦全面实施,将对数十万赴美留学生产生深远影响,也再次加剧了国际学生对美国签证制度的不确定性。 (更多: 美国全面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