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4月8日星期二

多地税务局通告:境外收入需进行申报

在海外的收入,需要向国内申报并纳税吗?


很多人以为不用。其实并非如此,即使收入来源于境外,也可能会受到中国税务机关的监管。


最近,多地税务局发布了一些未按规定纳税的人员案例,金额不算大,但也足够起到警示:在全球化时代,税务合规是每个中国税务居民必须面对的重要问题。



中国税务制度遵循"属人+属地"原则。这意味着,无论是中国公民,还是在中国境内居住满183天的外国居民,都需要向中国税务机关申报并缴纳个人所得税。这一原则不仅适用于境内收入,也涵盖了境外收入。


换句话说,无论你在境外工作还是投资,只要你是中国税务居民,就必须将境外收入如实申报并缴纳税款。


这个规定并非新近出台。早在201911日,中国就开始执行最新修订的个人所得税法,明确居民的全球收入纳税义务。


该法律涵盖了12项收入类型,包括工资、薪金所得,劳务报酬所得,稿酬所得,特许权使用费所得,经营所得,利息、股息、红利所得,财产租赁所得,财产转让所得以及偶然所得等。


这意味着,无论是工资收入、投资收益,还是房产租赁收入,只要产生收益,都需要向中国税务机关申报并缴纳税款。


以前,由于技术手段有限,个人境外收入的税收不能完全监管,如今的大数据系统已经能够轻松分析海量信息,识别出潜在的税务风险。例如,税务机关可以通过金融交易记录、出入境记录等多维度数据,精准定位未申报境外收入的纳税人。


浙江和上海最近就分别查到了两起。


在浙江的案例中,税务部门通过大数据分析发现境内居民陈某存在未申报境外收入的情况。税务机关随即启动了"五步工作法",对陈某某进行风险提醒、调查取证、政策辅导,并最终督促其补缴了12.72万元的税款及滞纳金。


上海的案例也如出一辙,在经过税务机关的政策辅导后,被查的陈某依法补缴了18.48万元的税款及滞纳金。


如今,大数据系统不仅能够快速识别异常交易,还能通过智能算法分析纳税人的行为模式。如果你频繁地进行跨境资金转移,或者在境外有大额的金融交易,大数据系统可能会将其标记为潜在的税务风险。


税务机关随后会通过多种渠道进行调查,包括与金融机构合作获取详细信息,甚至可能与境外税务机关进行信息共享。


除了境外收入,海外资产的税务申报也是许多人关心的问题。


根据现行的中国税法,海外资产本身并不需要缴纳个人所得税,但这些资产产生的收益则需要申报并缴纳税款。


例如,你在境外拥有房产并将其出租,那么租金收入需要向中国税务机关申报并缴纳税款。同样,如果你在境外进行投资并获得股息或红利,这些收益也需要依法申报。


尽管目前没有明确的法律要求对海外资产本身进行申报,但随着金融信息的国际合作日益紧密,未来这一领域可能会有新的政策出台。现在,许多国家已经加入了共同申报准则(CRS,通过这一机制,各国税务机关可以共享金融账户信息,从而更好地监管跨境资产和收入。


在全球化时代,税务合规已成为每个税务居民必须面对的重要问题。大数据技术的发展使得税务机关的监管能力大幅提升,任何企图逃避税务责任的行为都可能被迅速发现并受到法律的制裁。


人生多变,只有税收和死亡是确定的。




如果你想了解更多关于身份、税收和资产规划的相关内容,本月21-23日,我们在上海有一系列相关活动,通过分析当下经济局势以及移民趋势,给大家在合理规划家庭资产上提供一些新的思路。


直接扫码,发送【上海沙龙】,了解活动的详细情况。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

《机考SAT语法逻辑词用法大全》免费领!再也不用担心逻辑词啦!

文末有福利! 逻辑词在SAT语法考试中是很重要的考点之一,常年稳居「SAT语法失分重灾区」榜单的榜首,是不少同学的痛点。甚至可以说,得逻辑词者得语法,在高分段同学中,拉开语法部分分数差距的,主要就是靠"逻辑词"题目了。 考生们一直很关心这些问题: 机考S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