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作者 | 达蒙
大家好,我是达蒙。
期待已久的美国移民,最近终于传来了好消息。
昨天早上,我的一位客户Y女士,收到了美国移民局的获批通知——她的杰出人才申请已经顺利通过了。
这位Y女士的经历,说起来也是非常波折,这封获批信,我们足足等了两年时间。
今天就来跟大家聊聊,Y女士的移民经历,及其背后反映出的美国移民趋势。
如果你想了解更多美国移民相关的资讯,可以直接扫码,发送【美国移民】,找我领取一份详细的介绍资料。
连遭挫败,几乎要放弃
在我看来,这位深耕智能电网领域三十余年的电力专家Y女士的履历,简直非常耀眼:
学术成就:知名高校博士,发表过多篇SCI论文,持续获得过多项国家级重要奖项;
行业贡献:研发了多项专利,主持并参加了多项国家级项目的建设工作;
影响力:顶尖协会的高级会员,行业内公认的最杰出的专家之一,还曾多次在国际峰会中担任主讲人。
对照美国杰出人才的10项标准,Y女士完全符合。根据她的经历,我们给她的定位是电力专家,随后便紧锣密鼓地开始准备材料。
最终,我们为Y女士整理出了7项材料,分别是:奖项,出版物,原创性贡献,重要职务,评审,协会,媒体报道。
再加上同行专家推荐信以及详细的赴美计划,用了不到3个月的时间,我们就把一整套的资料都准备好了。
2023年3月,我们将资料交上去,并选择了加急审理。
原以为会等来获批信,遗憾的是,15天后,我们收到了补料通知。信中,移民局表示只认可了出版物和评审两项,其他的材料都有时效性,并不能证明"申请人的成就具有持续性影响力"。
我们当然不可能放弃,研究了补料信后,针对移民官提出的"时效性",重新对材料进行了调整。
我们剔除了Y女士10年前取得的成就,除了一些非常有含金量的奖项和报道,其他方面的材料都采用近5-10年的。此外,还附上了一份个人陈述书,罗列了Y女士过往取得的成就、目前正在参与的项目,以及将来去到美国打算如何开展工作。
很快,2023年5月,我们将调整后的材料再次递交上去。
万万没想到的是,同年7月,我们竟收到了移民局的拒签信。
复盘发现致命伤
这个结果让我们团队的每个人都深感意外,客户这么优秀,怎么可能会拒签?
Y女士也很受打击,同行业内比她成就少但是比她早申请的朋友,都已经顺利获批了,自己准备了这么多材料,反而遭到拒绝,"是不是因为我的条件并没有那么好?"她不禁产生了怀疑。
我坚定地认为,Y女士的杰出性是完全不用怀疑的,但造成拒签的局面,肯定是中间某个环节出了问题。
我和团队文案老师反复琢磨,也和美国的移民律师进行了多次沟通,最后,律师的一句话点醒了我:
最近美国移民局引入了IOE档案号来管理移民申请,也就是说,美国已经开始对越来越多的案件采用电子移民系统,并且让AI参与审核,大大提高审案效率。
可能有人会问:引入电子系统以及AI,和移民拒签有什么关系?
因为相比人工,AI对资料的逻辑性要求更严苛,其实也是变相地提高了文件要求:更清晰的逻辑链、更准确的表述、更直观的效果呈现。
我们这个时候递交移民申请,可以说撞到了枪口上。一方面是移民局刚开始使用新系统,内部处于适应和调整状态,审案标准不清晰,对申请人非常不利;
另一方面,作为申请者的我们不知道发生了变化,也就没有调整过来,相当于还在用旧系统的逻辑,当然没办法符合新的要求。
我马上把这个发现告诉了Y女士,并给了她足够的信心:再试一次,一定能成功!
Y女士感受到了我的专业和诚意,于是决定开始准备第三次递交。
我们在对原先的资料进行重新编排的同时,重点解决两个问题:
1、成就延续性
我们建议Y女士近期在重要刊物上发表论文,以展示其在电力领域的专业素养和持续创新能力。
其次,是尽可能参加一些项目的评审活动,以体现其在行业内的权威地位。
我们还帮她联系到了美国电力行业的专家,请专家帮忙出具推荐信,进一步证明了她在电力行业的影响力。
2、体现杰出性。
重新汇总了Y女士从业30多年来参与的几十个重大项目评审,项目累计金额上千亿,通过数字让移民官看到其能力突出。
在赴美计划书中,将中美两国的电力系统进行深入对比,重点论述Y女士可以为美国解决哪些重大难题,帮助节省巨大人工成本。
最后,我们还是递交了7项材料:奖项,出版物,原创性贡献,重要职务,评审,协会,媒体报道。不同的是,这次是常规递交,因为此时移民局的案子已经非常多了,现在加急递交反而会增加移民官的审核压力,更容易被要求补料。
2024年2月,我们递案了,2025年4月,这封迟来的批准信终于抵达。
Y女士案子的启示
Y女士的移民经历虽然波折,好在最终皆大欢喜,跟她报告这个喜讯后,她也非常激动。
但我想说的是,从她的案子中,我也发现了近期申请美国移民的一些趋势,分享给大家,或许能帮助到你。
首先,近期申请移民最好不要加急。
不管你是申请杰出人才EB-1a还是国家利益豁免NIW,如果是不是特别着急,最好都选择常规递交。
从2022年开始,就有大量中国申请人挤入了人才类移民的通道,且不说移民局还处理不过来,内部也在新老政府过渡期,加上前阵子马斯克率领的政府效率部裁了一大批人,移民局内部正处于"兵荒马乱"的状态。
建议大家还是缓一缓,不然越加越急,耗时反而比走普通路径越长。
其次,移民的窗口期可遇不可求。
我的另一位客户,只比Y女士早半年递交,当时甚至只准备了5项材料,但却在加急递案后的3天就收到了获批通知, 速度之快超乎了我们的想象。
我们不能把Y女士的第一次失败归因于运气不好,主要还是因为政策窗口变化太快,以至于这份喜悦拖了2年才到来。
要说现在哪个行业的申请人更有优势,业内的分析是,特朗普是亲商业派,商业人士应该会更有机会,如果你是相关行业的人员,现在可以开始准备起来了。
最后,还是那句话,对自己多点信心。
饶是C女士这样公认优秀的人,都曾经对自己产生过怀疑,甚至想要放弃移民申请,我相信还有很多的朋友也是如此,自己一评估,瞬间觉得美国人才移民的10条标准高不可攀。
其实不然,我的很多客户都是和我聊完之后,才惊喜地发现自己居然可以申请,才下定决心去做这件事,最后都取得了满意的结果。
如果你也把握不准自己是否符合要求,不妨来找我聊聊看,4月23日,我还会在上海办一场线下沙龙,专门来和大家聊聊当下全球移民现状,以及有哪些难得的窗口期可以把握。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