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美"?"美"对我们来说又意味着什么?
什么是"美"?
"美"对我们来说又意味着什么?
有时候,"美"引导我们走向良善和美德,另外一些时候,它引诱我们倒向罪恶和杀伐。
我们渴望"美",同时也恐惧它、厌恶它,甚至渴望毁灭它。
有时候,"美"是翅膀,更多时候,它又像是一个囚笼。
而在当下,"美"似乎格外身处一种既泛滥又枯竭的矛盾之中。在这一片混沌之间,"暴力"披着羊皮登场。
它可以是隐蔽的,狡黠的,强壮的,美的。在不自觉中,我们是否已经跟随了它的脚步?
Nostos溯源 • 研讨课系列——
《美与暴力》
课程分为两个部分。
在第一部分,我们将聚焦"美"的观念史与理论维度,从柏拉图到康德,从休谟到尼采,重新梳理美与真、善、愉悦、知识、崇高等概念之间的复杂关系。
我们将追问:"美"是否具有普遍标准?它是判断的结果,还是感受的源头?它是否属于理性,还是属于感性的悖论?
第二部分则转向具体文化语境中的"美的暴力",探讨战争的审美化、怪物与异类的形象政治,以及各种美学传统如何参与建构、维系或颠覆社会秩序。
从神风特攻队的樱花意象,到未来主义对毁灭的狂欢;从恐怖电影中对女性身体的凝视,到文化产品中"怪物"的迷人与边缘性;从日本的物哀、幽玄,到黑人灵歌,这些审美实践所带来的,不仅是视觉或感官的经验,更是关于权力、归属、情感与身份的博弈。
在这里,我们不只是学习什么是"美",也将学会如何怀疑它、质问它,乃至重塑它。
在一个图像泛滥、暴力隐身于表面和修辞之下的时代,我们更需要一种批判的美感意识,一种能够辨认"美"何时成为笼子,何时成为武器的能力。
本课程鼓励跨学科的思考与讨论,既关注经典文本,也将结合当下社会现象与视觉文化,以期为学生提供一套更为敏锐而扎实的工具,用以理解世界、感知世界、乃至重新书写世界。
主讲导师
周王宸
耶鲁大学哲学系博士生,研究方向为17/18世纪欧洲哲学,尤其以斯宾诺莎为主。目前在捡起发呆和其它一切孩童时期的爱好。
课程大纲
PART I - 概览
PART II - 反思
课程事项
招募对象
不限年龄,适合对哲学、泛人文社科等方向感兴趣的朋友;
我只是对这个主题感兴趣可以参加吗?当然可以!
研讨会形式
讨论语言为中英文混合,研讨会材料以英文为主,兼有中文。
我们的期待
不要求产出,如果你对相关内容有兴趣,那么随时欢迎和导师更进一步探讨;
出于对彼此的尊重,愿意花一些时间阅读材料且和大家愉快探讨。
课程设置
共6次研讨会,每次1.5小时;
北京时间6月19日左右至7月下旬,具体时间报名时投票决定;
线上参与,平台为腾讯会议。
课程人数
5-15人,不足5人延期;
超出15人报名则会进行筛选。
课程收费
三士渡学员免费;
未签约学员699RMB/人,参与全部课程则全额退还。
课程报名
长按识别下方海报二维码或
点击文末「阅读原文」链接
填写信息进行报名
报名截止日期:6月19日
报名成功后,我们会添加你的微信
并拉入研讨会群
关于NOSTOS
Nostos溯源项目是一个主要为预备申请海外本科的初高中学生设计的学科认知与探索项目,为学生探索学术兴趣、申请大学专业,以及做独立研究打下基础。
Nostos项目计划为我们的学生开发一系列学科讲座、主题研讨课以及学术工作坊等内容,希望帮助学生成为具有反思精神的独立学习个体,使其成为尊重知识、具有人文关怀和批判思维的社会公民。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