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正式展开OPT自雇的实操流程之前,我们必须意识到:能顺利持有F1身份、拿到OPT、获得在美合法工作的机会,本
在正式展开OPT自雇的实操流程之前,我们必须意识到:能顺利持有F1身份、拿到OPT、获得在美合法工作的机会,本身就是一件越来越"稀缺"的事。
当前签证环境:能留在美国已是优势
自2025年5月以来,美国对中国留学生的签证政策持续收紧:
多地美领馆暂停了F/M类学生签证的面谈预约;
特别针对中国大陆及香港学生,凡涉及AI、工程、航空航天等敏感领域者,签证被拒、被撤销的情况激增;
哈佛大学学生甚至一度被全面暂停签证处理,虽后续法院干预暂缓执行,但留学政策的紧张氛围已经很明确。
近年来,越来越多留学生选择在OPT期间通过"自雇"方式开启个人事业,尤其是在就业市场竞争激烈、H-1B抽签充满不确定性的背景下,自雇不仅是一种身份过渡方案,也成为提升职业主动权的新路径。
但OPT并不是一张无限制的创业许可证。如何注册公司、如何匹配专业、如何规避合规风险,是每一位走上这条路的人都必须提前搞清楚的问题。
本文将从实操流程、身份要求、常见误区、成功经验四个维度,为你全面梳理"OPT自雇"的真实路径。
一、自雇合规的两个基本前提
想要以"自雇"形式合法持有OPT身份,必须满足两个核心条件:
1️⃣ 与你专业高度相关
OPT的核心要求是工作内容与F1学生期间所学专业直接相关。如果公司注册得再漂亮,业务方向和你所学无关,仍会面临被取消身份的风险。
2️⃣ 公司必须真实运营
USCIS查得越来越严,公司必须有实际运营行为、合同、客户、交易记录,不能是空壳。如果只是"挂名自雇",很容易被认定为身份造假,直接影响H-1B/绿卡审理甚至入境。
二、OPT自雇的完整操作流程
Step 1:注册公司(推荐LLC或C-Corp)
选择注册州,常见如Delaware、Wyoming、Florida、Texas;
起好名称、选地址、注册代理;
递交Articles of Organization(注册文件);
获取营业执照(如果注册州有要求);
准备商业地址(可租用虚拟办公地址,费用$100-200/年);
Step 2:申请税务身份与银行开户
IRS申请EIN(雇主识别号);
申请SSN(如未持有);
注册公司银行账户(推荐Chase、Wells Fargo等大行);
注意:公司开户时需提供EIN、公司章程、办公地址证明等;
Step 3:向学校提交工作证明并更新SEVIS
学校DSO(国际生办公室)必须批准你以公司形式就业;
提交公司信息、注册文件、业务简介等证明材料;
拿到更新I-20,表明你正在以自雇身份合法工作;
Step 4:实际开展业务并保存记录
项目合同、发票、报税记录、银行流水都要留档;
USCIS可能会抽查你的运营情况,缺一不可;
三、常见高风险操作(踩雷区)
⚠️ 1. 掛靠公司
不少人以为可以"挂靠"一个熟人公司挂名就业,其实风险极高。一旦被查出与公司无真实雇佣关系,不仅OPT身份会失效,H-1B、绿卡、入境资格都会受到影响。
⚠️ 2. 无运营的空壳公司
注册公司之后不做任何业务,没有客户、没有收入、没有支出记录,这类"空壳自雇"最容易被判定为造假。
⚠️ 3. 工作内容与专业不符
就读计算机专业却去卖咖啡、开服装店,即使是你自己的公司,也会因专业不符而身份无效。
⚠️ 4. 忽视失业天数限制
普通OPT累计失业不能超过90天,STEM OPT最多150天。一旦超限、SEVIS记录更新不及时,身份立刻失效。
四、成功经验分享:用OPT换来创业启动期
以下是某位留学生的自雇经验摘录:
"投了上百份简历也没有收到offer,于是决定自己注册LLC公司接freelance项目。为了合规,我选了与我专业一致的方向,开发独立网站、做UI/UX设计。整个注册流程我只花了几百美元,还把每一个合同、发票、沟通记录都留了档。后来不仅顺利续了STEM OPT,通过公司还拿到了绿卡。"
启示在于:只要提前规划、操作规范,OPT自雇完全可以成为通往长期身份与事业发展的跳板。
五、实用建议 & 提醒
三个关键技巧:
前期规划:提早注册公司,准备好商业计划与运营逻辑,所有服务必须与专业挂钩;
合理避税:OPT期间也可以合理抵扣设备、办公租金等支出,每年记得报税;
保存记录:合同、发票、报税单、邮件通信全都备份好,USCIS抽查时可随时应对;
在H-1B极度内卷、就业市场波动剧烈的时代,自雇不仅是生存手段,也可能是你逆风翻盘的关键。
用好OPT,守住身份,才有资格谈机会与未来。
如需进一步了解OPT自雇操作、公司注册、身份维持等细节,欢迎找我们领取免费资料⬇️
➕关注公众号, 才能及时获取所有实用干货哦 ‼️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