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福利来自高附加值产业支撑。
从积极方面来看,欧盟范围内,西欧北欧等国家通过二战后的高速发展,其高福利制度有着深厚的技术积累、产业聚集、经济红利作为支撑,短期也不会有根本的改变。
以德国汽车工业为例,奔驰、宝马等品牌虽然被中国电车冲击,但在全球市场依然占据着重要份额,每年在全球市场创造巨额利润,为其国家贡献大量税收。
以意大利为例,其名牌服装和名包品牌在全球市场独占鳌头。像古驰(Gucci),作为全球知名的奢侈品品牌,凭借独特的设计、精湛的工艺和强大的品牌营销,在全球 80 多个国家开设了超过 500 家门店。
2023 年,古驰母公司开云集团的营收高达 221 亿欧元,利润丰厚,为意大利贡献了大量税收。
普拉达(Prada)亦是如此,其产品在全球时尚爱好者中备受追捧,2023 年普拉达集团营收约 40 亿欧元,这些巨额利润通过税收等方式,为意大利乃至整个欧盟的高福利体系注入了源源不断的资金。
但是,欧盟高福利制度面临很多严峻挑战。
希腊债务危机就是一个典型例子。
希腊经济水平并不突出,却长期维持超高福利水平。在 2001 - 2010 年期间,希腊经济年均增速为 5.6%,而社会福利年均增速竟达 9.4%。为维持高福利,政府只能大量举债,近十年来,希腊每年公共债务占 GDP 比例一直在 90% 以上,其中 8 年超过 100%,最终陷入债务泥潭。希腊政府已经破产过一次了,最终是通过整个欧盟举债来渡过的危机。
还有,2023年德国汽车工业现在也面临中国电车工业的冲击,比如去年大众汽车连着关闭了三家德国工厂,裁员1万多人,还有奥迪福特等欧洲工厂,去年在整个欧盟范围内裁员超过5万人。
欧盟范围内汽车这种高附加值的产业一旦被冲击,其实是整个产业链条的衰败,比如给奔驰生产车标的200多年老企业也破产了。
欧洲大量的企业利润下滑,给政府贡献的税收就会下滑,政府势必通过其他手段补充税源或者减少其他支出来应对财政危机。
但欧盟小政府,手段并不多。
二战后的人口老龄化问题也给欧盟高福利带来沉重压力。
随着生活水平和医疗条件提升,欧盟国家人均寿命延长,同时生育率持续走低。据统计,欧盟 65 岁以上老人比例已达 16.5%,远超 7% 的国际警戒线。在一些国家,如意大利,劳动力人口减少,领取养老金人数增多,养老金支出大幅增加,给财政带来极大负担。
劳动力市场也因高福利出现问题。
没人努力工作,就难以产生"剩余价值"。
部分国家高福利政策下,失业保险金甚至高于一些低薪岗位工资,导致部分人宁愿领取救济也不愿工作,劳动积极性降低。像丹麦,工作节奏悠闲,劳动效率不高,企业运营成本上升,在全球竞争中处于劣势,影响经济持续增长,政府的税源就会慢慢减少。
还有一个因素,欧洲的高福利是不断抬高的,根源是"选民政治因素",政客为了获得选票,不得不向公众承诺更多福利,更多的福利支出,其实透支了当下纳税人"未来的福利"。
就比如我们国内的80、90这一代人,通过工作交了很多是社保养老保险等。其实我们交的钱,只是在养60前的人,甚至是养50、40年代那些没有交过社保的人,他们没有交一分钱社保,却享受着当下社会的养老金医疗保障等福利。
国家统计局官网公布了《中国统计年鉴 2024》。数据显示,2023年,中国65岁及以上人口数已经达到21676万人,老年抚养比为22.5%。换言之,每4.4名劳动年龄人口就要负担1名老年人。
我国如此,欧盟也一样,年轻人减少,老龄化严重,未来的年轻人的福利在何方?
这是整个世界面临的问题。
回到前面的观点,我觉得,以欧盟的尿性,一代人的时间,继续享受高福利还是没问题的。再长,我觉得难了。
未来世界,是某东方大国的,嗯,如果要抬杠的话,我就说我指的是印度。当然,我也没说当大国子民一定好,一码事归一码事。
我的建议是:
拿个海外永居身份就好,入外籍就算了。
一个上升的大国国籍,值得给子孙保留。
我这里不是中介公司,平时通过多年出国劳务行业经验给大家出出主意、推荐些资源等。兼职这六年时间,累计帮助超过2万打工人解决出国打工困惑,通过咨询帮助2000人以上成功规避了出国劳务骗局,也通过一些"指导"让上百受骗打工人最终维权成功。
关注我,了解出国工作知识,避免出国打工被骗。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