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美国又放出一个"大招"——先对主要贸易伙伴征收关税,再来谈判新的贸易协议。这意味着什么?是贸易战的前奏,还是谈判桌上的心理战?今天,我们来好好拆解一下。
当地时间3月16日,美国国务卿鲁比奥在采访中透露:美国将在征收关税后,与各国进行双边贸易谈判。这等于说,美国想先给贸易伙伴加点"难度",再逼对方坐上谈判桌,重新制定游戏规则。虽然鲁比奥没有透露具体细节,但他强调:美国要重新设定底线,确保自己不吃亏。这句话的潜台词很明显——美国认为现有的贸易安排不公平,想用关税来"敲打"贸易伙伴,以换取更有利的条件。💡 这听起来是不是很熟悉? 是的,这和特朗普时期的"关税大棒"策略如出一辙!当年特朗普挥舞着关税,对中国、欧洲、加拿大等多个国家施压,最终签下了各种双边贸易协议。如今,这一招又回来了?
目前,美国没有公布具体的征税国家名单,但可以大胆猜测:✅ 中国——长期以来都是美方贸易政策的主要目标,美中贸易摩擦从未停止过。✅ 欧盟——美国一直抱怨欧洲对美国产品关税过高,比如法国对美酒类和科技企业的监管。✅ 墨西哥 & 加拿大——尽管有USMCA(美墨加贸易协议),但美国仍可能对汽车、钢铁等行业动手。✅ 东南亚国家——越南、印度等制造业崛起地,美国可能也想从中"分一杯羹"。• 2023年,美国对中国进口商品加征的关税额超过5500亿美元,但中国并未全面让步,反而调整了供应链,扩大与东盟、拉美等地区的贸易合作。• 2024年,欧盟对美方电动车关税保持在10%,而美国对欧盟电动车征收的关税高达27.5%,这已成为欧美贸易摩擦的热点问题之一。• 2025年初,美国和墨西哥关于汽车原产地规则的争议仍未解决,美国可能借机对墨西哥施压。可以看到,关税是个双刃剑——美国想用它来讨价还价,但也可能逼得对方反击,形成一场新的全球贸易战。
特朗普当年对中国加征高额关税,想让中国妥协,结果呢?中国迅速调整供应链,推动RCEP(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加强与其他贸易伙伴的合作。最终,美国企业和消费者反而受到了冲击——2020年,美国进口商为关税多支付了超过880亿美元,并且不少企业不得不将生产线外迁。拜登政府一直鼓励美国新能源产业发展,但欧洲对特斯拉等美国产电动车征收高额关税,导致特斯拉在欧洲市场份额下降。美方对欧盟施压,结果欧盟并未让步,反而加强了本土汽车品牌的保护措施。结论:关税能施压,但效果并不总是如愿。有时候,贸易伙伴会选择硬抗,而不是妥协。
如果美国真的大范围加征关税,普通人的生活也会受影响,比如:汽车更贵:汽车零部件进口受限,生产成本上升,消费者买车的价格也会变高。跨境电商遇麻烦:美国电商卖家从海外采购的成本可能上升,意味着商品价格上涨,利润降低。食品价格波动:关税涉及农产品,美国人吃的牛肉、大豆等会涨价。制造业不确定性增加:企业会调整供应链,一些岗位可能流失或转移到其他国家。对跨境电商卖家来说,这可能意味着成本上升、物流不稳定,甚至某些商品进入美国市场的难度加大。如果你是做TikTok、Amazon、Shopify等跨境生意的,最好提前关注相关政策,调整供应链和策略。
目前来看,美国的策略仍处于早期阶段,还没有具体的税率和实施细则。但可以预测,全球贸易关系将迎来以下几种可能:如果部分国家愿意在谈判桌上做出让步,比如降低关税、开放市场,美国可能会减少贸易摩擦。如果其他国家选择报复,比如中国、欧盟等对美国产品加征关税,那么全球供应链可能再次面临冲击。企业为了规避高额关税,可能会把生产和贸易转移到关税较低的国家,比如东南亚、南美等地区。📢 你的看法呢? 你觉得美国的"先关税,后谈判"策略能成功吗?还是会引发更多的贸易冲突?欢迎讨论!
➕关注公众号, 才能及时获取所有实用干货哦 ‼️
🔗 评论区回复"1"——免费领取美国公司注册大礼包🎁
🔗 评论区回复"2"——免费领取美国银行开户指南🎁
🔗 评论区回复"3"——免费领取亚马逊本土店铺入驻攻略🎁
🔗 评论区回复"4"——免费领取美国公司报税表🎁
洛美美司服务
我们是一家华人创办的美国代理注册公司,位于德克萨斯州奥斯汀市。我们专注于提供美国公司注册、EIN和ITIN申请服务,以及亚马逊、TK等电商平台的入驻申请。同时,我们还为美国公民的海外税务问题和非美国居民的税务问题提供专业咨询和解决方案。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