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4月9日,美国总统特朗普再次出招,宣布对中国商品加征至125%关税,与此同时,却对全球其他国家祭出"宽限期":90天内统一征收10%的优惠关税。
特朗普: "鉴于中国对世界市场缺乏尊重,我特此宣布:美国对中国商品征收的关税将提高至125%,即刻生效。我希望在不久的将来,中国会意识到继续剥削美国及其他国家的时代已经无法持续,也不可接受。与此同时,鉴于已有超过75个国家联系了美国代表,包括美国商务部、财政部和贸易代表办公室(USTR),希望就当前涉及贸易、贸易壁垒、关税、汇率操纵、非货币性关税等问题进行磋商,且这些国家在我的强烈建议下并未对美国进行任何形式的报复,因此我决定:授权对这些国家实施为期90天的"暂停关税"政策,并在此期间将"互惠关税"大幅下调至10%,同样即刻生效。感谢您对此事的关注!"
在这一政策发布后,特朗普在社交媒体上发文鼓励市场情绪:"现在是买入的好时机。保持冷静,一切都会好起来。美国经济将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强大。"
特朗普在NRCC晚宴(National Republican Congressional Committee Dinner)上发言。他身穿黑色礼服,扮演某个他口中的"弱势国家"或者"谈判对手",在他自己的叙述中哀求他签协议: "求求你了总统先生!跟我们签协议吧!"("Please, please sir! Make a deal!") 将"Fake it till you make it" 精神贯彻到底。
然而现实却是-国际社会加税反击, 国内抗议不断。
市场震荡、盟友不满,中美互怼升级
特朗普这一波"打完一巴掌、发颗糖"的操作,还能继续多久?
在他宣布对中关税加码至104%之后,中方随即回击:对美国产品征收高达84%的报复性关税,并发出旅游安全提醒,警告国民谨慎前往美国。
特朗普为了占据上风回应: 关税再加到125%。
根据最新消息欧盟这边也已批准了首轮反制措施,将从4月15日起对美国钢铁、农产品和消费品加征报复性关税。
全球局势已然火光四起。CNBC分析指出,本轮加征关税或导致全球供应链成本暴涨,波及零售、制造、科技等多个行业。
华尔街坐过山车,美股暴涨后仍藏隐忧
特朗普的"关税暂停"看似缓和局势,但实质只是短期策略。
不过这条"90天缓期"消息刚出,道琼斯指数应声大涨2400点,创5年来最大单日涨幅。
苹果、英伟达、特斯拉等科技股飙升超6%,纳指涨幅高达8.5%。
但美联储顾问指出,"这是技术性反弹,不代表根本风险解除。"JPMorgan CEO Jamie Dimon直言:"衰退是很可能的结果。"
现实比剧本狠,民调反噬正在开始
虽然特朗普一再在Truth Social上喊话"BE COOL!"、"THIS IS A GREAT TIME TO BUY",但选民似乎并不买账:
• 《经济学人》与YouGov联合民调显示,56%的美国人认为特朗普关税政策"走得太远";
• 他的总统支持率下滑至43%,较上周下降5个百分点;
• 超过一半的受访者表示,对他处理经济事务的信心正在减弱。
甚至连共和党内部也出现分裂声音。有参议员警告:"这不是反中不反中,而是反市场。"
关税政策外溢效应:从药品到圣诞树都中招
这轮关税风暴带来的,不仅是外交摩擦和市场动荡,还有生活成本的上升:
• 药品即将成为下一个征税对象,专家预计部分癌症治疗费用可能因此上涨至上万美元;
• 87%的圣诞商品来自中国,制造商直言今年美国订单几乎"归零";
• 谷歌、达美、沃尔玛等巨头纷纷调整计划,应对新一轮成本压力与不确定性。
外交前景:谈判桌上的人越来越少
白宫官员Bessent称,这场关税"暴风雨"其实是特朗普精心设计的策略:用高压迫使中方让步。
但现实是——中方强硬反击、欧盟行动升级、加拿大对美汽车加征25%关税……
特朗普嘴里说"谈判",但谈判桌上,似乎只有他一个人在演讲。
90天之后会发生什么?没有人能说得准。
但从目前市场反应、国际动向、国内政治压力来看,这次"关税加码+全球宽限"的组合拳,像是一场押上国家信用的高风险豪赌。
特朗普赢得了一个暴涨的股市开盘,却也迎来了全球主要贸易伙伴的集体不满,以及越来越多美国选民的警惕。
下一步,是真谈判,还是继续表演?全球在看。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