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4月2日,美国正式启动新一轮关税调整,对所有贸易伙伴征收10%的基准关税,并根据各国对美征税情况附加更高税率。中国的累计税率已高达54%。这不是一次简单的"贸易纠纷",而是川普兑现制造业回流承诺的一记重拳。
但关税之外,还隐藏着一个巨大机会:在美国创业,不仅能绕开关税红线,更可能顺便拿到绿卡、对接资本、赢得市场份额。
1. 设厂美国:最实际的避税方式
随着传统"东南亚转口"路线被封死,企业要保住美国市场,只剩一条路:走进美国本土。不仅能避开层层关税,还能与客户、供应链、政策红利更近距离互动。与其每年为高额关税埋单,不如把这笔钱转化为在美投资成本——这是"被动出海"下的最优解。
2. 创业=身份+生意+资本的三重杠杆
具体到移民领域,川普虽然对非法移民强硬,但对能带来资本、产能、技术、就业的企业家却非常欢迎。过去投资移民计划中,申请人还需要苦思冥想地"画饼"写商业计划书。而现在,有真实市场痛点、有明确政策支撑、有空缺岗位缺人,可能会滋生更多种类的EB-5项目。结果可能就是:
EB-5、E2、EB1C等通道,都可以通过创业落地。
如果企业能招聘本地工程师、参与州政府经济计划、落户"红州"工业园区,反而还能拿到额外补贴和税收优惠。
更重要的是,美国本土的风险投资和州政府资金,都偏好实体制造类初创公司,特别是在川普政府政策推动下的"新制造业"领域。这意味着,不光是身份可期,融资也不再是问题。
3. 美国制造业真缺人,"有才者"成最大赢家
别以为你只是"给自己找条出路",其实你是"填补美国制造业的真空"。美国制造业长期空心化,技术工人和工程师严重短缺。川普在任期内就多次呼吁引进关键技术人才,不排除未来出台更为宽松的NIW等政策。
如果你是技术出身——机械、自动化、材料、半导体、新能源领域的工程师,现在正是"顺势拿身份"的黄金期。哪怕不是独立创业,也可以通过加入赴美设厂企业、协助技术落地的方式,以关键岗位身份进入美国职场和移民通道。
4. 为什么是"现在"?政策红利窗口期不等人
这一波制造业回流,是政策+经济+战略的多重驱动。一旦企业布局完毕、产业链稳定,美国政府对新进入者的补贴力度和身份通道可能就会收紧。早一步进入美国设厂、早一步建团队、早一步提交移民申请,就能锁定当前的政策红利。
5. 当然,也别"盲冲"——创业有坑也有门槛
我们当然要实事求是:美国创业并不是所有人都能驾驭的。你需要考虑:
地理位置与物流成本的平衡:红州制造业政策更友好,但劳动力和配套可能不如加州便利。
雇佣与合规体系:OSHA、医保、工伤、用工法,一样也不能少。
不要轻信"关系中介"和"现成壳公司":身份和金钱一起丢的案例,不在少数。
更多资讯+彼岸小助手Beyondfamily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