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两周,美国总统多次抛出"关税重锤"——中国商品关税飙到104%还不是极限,这不,现在提升到最低125%,创下历史新高。
与此同时,美国对全球75个以上国家给出了90天的"关税暂停期",统一征收10%临时税率,独留中国"加码加压"。
全球市场多次震动,股市过山车、企业神经紧绷,许多做美国市场的朋友开始犹豫:还值得继续做美国吗?是不是得赶紧转战别的市场?
但你有没有想过:越是这种"看起来要塌"的时候,反而才是胜出的机会窗口。
今天给做美国市场的电商人打打气,也给你讲明白:为什么越加关税,越是机会。
一、别被"125%"吓到了,真正受影响的并不是你想的那样
很多人看到新闻标题写"125%关税"就吓傻了,感觉卖一个10美元的东西,要交12.5美元的税,那还怎么赚钱?
但你可能不知道,美国征收关税的基数是入境申报价格,也就是所谓的 customs value,通常是工厂价或出厂价,而不是你在平台上标的零售价。
比如你一件商品出厂价是$1,哪怕加了125%关税,也才是$2.25的成本。如果你这东西本来能卖$9.9,利润空间依然很大。加上美金汇率优势和平台溢价,这波加税影响的,是部分高成本类商品,并不是所有人。
而中国卖家的传统强项——低单价、轻小件、反应快、SKU多——在这种环境下反而更有优势。只要选品策略不盲目、利润模型算清楚,依然是能打的。
二、"小包裹"时代终结,合规化才是新红利
真正让人头疼的,不是关税数字,而是T86政策取消、小包裹被收紧。
这意味着:
• 那些靠免税低报冲量的小卖家,正在被洗出局;
• 无货源、一件代发模式受到严格限制;
• 不报关、不纳税的"非正规路径"越来越走不通。
说白了,这就是一场行业洗牌。而洗牌意味着机会:
• 有库存能力、有合规意识的卖家,可以抢占更大的市场份额;
• 提前布局海外仓、本土公司的人,反而更容易适应政策变化;
• 平台也更愿意扶持那些"可控、合规、有能力"的卖家。
三、为什么说现在反而是机会窗口?
这轮加税风暴虽然凶猛,但从经验来看,多数只是谈判筹码,不一定能持久。
更关键的是——消费者的需求并不会因为关税就突然消失。
美国的服装、日用品、饰品、生活杂货,90%以上靠进口;而中国卖家的产品在供应链速度、成本控制、开发能力上,依然世界领先。
所以这波风暴过后,还能留在美国市场、还能稳定供货、还能快速出单的卖家,才是真正"洗完牌后的玩家"。
想象一下:当一堆卖家因为怕麻烦、怕政策离场后,客户还在,平台流量还在,广告竞争还小了,利润率还高了——这是机会,不是危机。
四、未来怎么打?合规是王道,别等政策追上来才补课
做美国市场,如果你还在用那种"搞个境外收款 + 一张身份证 + 虚拟地址"的老套路,现在就得考虑转型了。
新的趋势已经非常明确:
• 注册美国本土公司,是进入大平台的基础门槛;
• 本地收款、报税合规,是长期经营的安全保障;
• 海外仓+本土运营,是提升利润和效率的关键。
我们接触的很多客户,过去可能是个体电商,现在都在筹划设立美国公司,配合合理的申报、合规收款和退税方案,用正规身份站稳脚跟。
因为他们知道,能在乱局中生存下来的人,才有资格在下一轮红利中吃到最大的蛋糕。
越是风大浪急,越要稳住船头
做美国市场的这几年,风吹雨打已经习以为常。今天关税,明天政策,后天又说禁令。
但只要你能持续出单、持续交付、持续合规,就没有哪一轮风浪能把你吹下船。大鱼往往都是暴风雨中钓到的。
眼下这轮加税,不是终点,而是一次重新洗牌。你可以选择退场观望,也可以选择咬牙冲刺。但稳住心态、做对方向,你就已经领先一大步。
如果你也准备转型合规做美国市场,我们可以帮你:
✅ 注册美国公司
✅ 配套EIN、销售税、报税服务
✅ 电商平台入驻、跨境财税方案规划
欢迎下方扫码联系我们,一起把这场关税风暴,变成你的机会窗口。
➕关注公众号, 才能及时获取所有实用干货哦 ‼️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