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5月31日星期六

刚刚毕业的2025er,是美本史上最惨的一届吗?

签证停摆,录取被停,2025er们,你们还好吗?

图片

图片


五月底的毕业季,本来应该是大伙们最快乐的日子,但是最近阿美利卡政府以及的一番操作,彻底打乱了不少人的计划。
从加大签证审查力度,到国际学生录取资格,到取消OPT,目前新闻来看,留学生的必经之路似乎没有一个是安全的。不管是读研、拿到工作return offer或者其他计划的同学来说,毕业之后的日子,都像埋了颗定时炸弹。


过去的每一年,都有毕业生感叹自己是"史上最天崩开局"的一届;但,要和2025er们比惨,很难分得出高下:这边特朗普直接对美国大学宣战,第一刀斩留学生;那边海外学历严重贬值,藤校毕业照样家里蹲;AI技术的全面成熟、全球经济的动荡,让曾经吃香的热门专业纷纷剧变......


有人开玩笑说现在美国留学,是"49年入国军"。作为2025er的一员,小编有些不同的看法。



2025er:什么大场面没见过

 


亲爱的2025er,毕业快乐!


刚刚过去的五月,你们夹在泱泱校园色毕业服的人群里,在几千人、几万人的注视中走上台。


呼声一起,你们齐齐把毕业帽抛向天空;平时再怎么骂学校,此刻莫须有的校魂也燃了片刻。


图片

cr. Harvard Law School


只有你们心里知道,这一路走来,有多不容易。


扛过疫情余波的是你们。2020年的春天,高二的你们亲眼目睹了上一届学长学姐国内gap一年、日夜颠倒上网课,有些甚至被迫放弃好不容易到手的梦校;但你们当中的大部分人,还是义无反顾地,加入八月机场长长的出国大军,奔赴那个万里之外未知的校园。


见证GPT从横空出世到人人会用的是你们;付着直奔九万而去的学费的是你们;目睹着巴以冲突、俄乌战争割裂课堂里日常讨论的是你们;


图片


毕业前天天提心吊胆,怕成为美国党争炮灰的,还是你们。先被贸易战2.0抄底,生活费学费纷纷暴涨;再是被特朗普政府威胁砍研究资金;最近特朗普政府叫停哈佛国际生录取,虽然哈佛胜诉,但一大批留学生险些沦为学术难民......


你们也记得快乐的时候。那是大一时还戴着口罩的你,第一次在美国同学的眼睛里找到友好的笑意,后来聊开了发现你俩居然喜欢同一个番;


是大二时拿到第一笔学校赞助的研究经费,暑假有事儿干的满足感;


图片


是大三时实习mentor亲口保证了return office,坐地铁回家的路上,感觉自己像一个大人了。


可是回国"海归"含金量超高,留美能学签到打工再轻松拿到身份的年代,已经是很远很远的事儿了。H1B排期一年比一年长,"出去开阔眼界"这一类的说辞,也会被"眼界值多少钱"嘲讽回来。大部分25er们也接受了,找工时候拿的薪资,可能远远补不上学费。


不知道大家是不是和小编一样,不管是听着"末代留学生"、"美国教育完蛋了"的一片唱衰声,还是在"熬过四年就好了"和"这些操作都是政治秀,正常留学生不影响"的所谓"定心丸",都感觉有些什么地方不对。


图片

什么地方不对呢?


或许是因为这些都有真实的部分,但又并不全然真实。


是的,全盘的逆全球化有没有到来不知道,但全球化的阻力已经开始割裂我们过去习以为常的事情:正常的学术交流、工作机会,甚至出行自由。


是的,特朗普政府目前针对留学生的大部分动作——暂停签证、停止接收国际学生、撤回中国学生签证等等,都预计或者已经被法院拦了下来;


图片

但可预见的是,接下来限制非公民的政策会越来越多,就算是没法全部实施,其造成的寒蝉效应,也会反射在美本、研究生录取,以及工作机会等方方面面。


一毕业就碰上这种环境的2025届,也是很有生活了。


但是我们把时间轴拉长,从以下几个方面看看,2025er们是不是真的遇上了一个"垃圾时间"?


图片



学习环境降级?


大部分25er们进入美国大学的2021年,也是美国本科教育发生不少变动和调整的一年。

美国大学,尤其是私立非营利的那拨,早就靠国际学生天价学费续命,没联邦州府补贴,纯纯"割韭菜"。


而那时刚刚走出疫情期间,私立学校拼了命也要恢复线下教学,就为了留住国际学生这群"金主",生怕钱袋子跑路。


图片


在"通俗化教育"的进步主义影响,和疫情引起的对网络高度依赖的双重影响下,小编明显能感觉到,这四年来的美国课堂,尤其是人文教育,并没有想象中那么严苛。


课堂讨论更注重咱们学生个人体验,"言之有理"即可。只要会说,别太离谱,分数一般看得过去;作业考试从presentation到小组project都有,评分标准相对宽松。


本来准备着硬磕原著和大部头的小编,发现许多社会学、历史课程减少了对经典理论或高强度学术写作的要求,往往只要读选出来的片段摘录就可以了。以前的留学生说一天要看完几百页书的情况,也没有出现过几次。


图片

不得不说,这样子确实容易很多,但让人学完之后脑袋还是空空的。


这样的现象也逐渐被一些美国教育专家注意到了:美国大学生的阅读能力和意愿显著下降,教授们正通过减少阅读量和课堂内阅读时间来应对危机。


但比起教学质量来说,顶尖美国大学能接触的资源依旧是世界顶级的。这也是美国大学的魅力之一:即使是天资一般的同学,也有可能有更多机会和教授做科研;水平参差不齐固然是问题,但在美国这个已经形成非常完整的出口型教育产品的国家来说,真正在"卖"的,从来不是课堂质量,而是接触顶尖资源的门票。哪怕不是天才,也可能拉着诺奖得主写论文。


图片


美国大学的核心竞争力从来不是教得好,而是卖得精——一套标准化包装、流水线出品、出口导向的教育产品,既保学术人设,又能大规模变现。这样的一套系统,从现实角度考虑,没个几十年是不会轻易瓦解掉的。



签证和求职:

从"顺风顺水"到"多条腿走路"


2008年金融危机以前,算是中产留美的黄金时期。但直到2016之前也不差:那是H1B中签率还能到40%-50%的年代。学CS,毕业后进谷歌,OPT一年转H1B,三年拿绿卡,五年在湾区买房,是一个码农留子的基本人生规划。


2016年,特朗普的"Buy American, Hire American"行政令,收紧H1B审批,初始申请拒绝率从2015年的6%升至2018年的24%、2019年的21%。F-1签证审查更严,2017年针对中国学生的签证拒签率上升10%——不出意外地,部分因"国家安全"理由。


图片

cr. Axios


到了25年,即使没有特朗普第二次任期这个因素,数字也不太好看。SEVIS数据显示,2024-2025年国际学生下降11.33%,F-1签证从10.3万跌至6.4万,H1B注册人数2025财年47万,中签率低于20%。


但25er们也没在傻傻等着。不少同学从大二就"多手准备"。小编身边有学传媒的同学,大三通过CPT在小公司实习,攒经验后申请加拿大工作签证,半年拿多伦多媒体offer,绕开美国签证坑。


还有人瞄准国内市场——2021-2025年,国内新能源、AI、电商飞速发展,25er们靠海外背景和英语优势,回国进大厂前景依旧可观。


图片


当我们站在十万英尺高度,被"找不到工作"的信息茧房包围时,很难想到能出国的大部分人,包括我们自己在内,已经是全国14亿人中很幸运的一小撮。但重要的是弄清自己的赛道,如果盲目地奔着所有人都走过说好走的路上去,那免不了就会有从拥挤的赛道掉落的风险。


比起2000-2010年靠"顺风"留美、2010-2020年靠"运气"拿offer,25er们的"多条腿走路"更务实,硬是把签证难的坑踩平了。



心态:

从"光环崇拜"到"真本事"


25er们常常自嘲,自己身上的"海归"光环,没变成黑历史就不错了。国内先前有"不雇佣留学生,都是间谍"的论调传出,现在美国也称中国留学生中有间谍,敢情咱们这还得去杂货店蹲关门,只为打折商品的贫穷留子,居然还过着双面间谍的生活。


图片

但25er们心态也在变:不指望"光环",有拿得出手的技能才是硬道理。


小编也看到,越来越多之前非热门专业的同学——政治,哲学,甚至体育管理等等,不再在乎名校或者热门专业光鲜亮丽,而是真正地想着自己以后想做的工作,把兴趣和实用性结合起来选专业。而不少人。


比起2000-2010年靠"海归"标签吃香、2010-2020年靠文凭加分,25er们更看重真正傍身的技能,全球视野让他们在国内或海外都能找到位置。


如今一天一变的政策,反倒让不少有着留美执念的同学们看开了。既然局势远远超出了自己的掌控,那焦虑也没有什么意义。做好自己能做的——每一次考试高分,mentor给的任务做完,每天申一定数量的岗位——其他运气的部分,就随他去吧。


图片


2025届的"成人礼"


2025er们,你们撞上了美国教育的结构性质疑阶段,从基础教育失衡、学费泡沫、政治撕裂,也亲历了逆全球化最刺耳的噪音。


留学是去看世界的,在自身可以全身而退的情况下,这些风险,也是在你们面前展开的世界卷轴的一部分。


你大学里读过的那些希腊罗马故事,可能工作里不一定全用上,甚至可能一点儿都用不上,但,经历过政策波动中磨炼出的风险嗅探力,在将来世界的任何一个角落都适用。


你会知道怎么去突破层层冗杂的官僚机构,找到可以信任的人,知道怎么迅速在陌生的城市找到落脚的地方,知道无论来自什么国家的人,你都可以和他们聊聊天气,聊聊吃的,聊聊你们的世界有多么不同,又有多么相似。


这两天政策风雨中的哈佛中国女生演讲刷屏,但小编更想分享一句前些天听到的NPR采访俄亥俄州立的学生主席的毕业演讲,其中的一句话:


"Let's organize, let's educate, let's pour into our communities, let's support one another, hold each other accountable and never ever let anyone tell us that our story does not matter. As we move forward, we have to know our stories and we have to know our history. Determined people remain, and determined people rise."


也祝2025er们,毕业快乐!


图片


图片
Image
图片
Image

* TestDaily是由北美留学领域的教学和申请专家创立的线上教育团队,专注于为北美留学生的备考和申请提供优质的信息和服务,至今已经服务超过20万人次。

团队本着专业、务实、可靠的工作品质,设计了一系列质优价廉的留学语培和申请产品,受到广泛认可。产品和服务详情,请查看公众号菜单「TD好课」了解。

图片

戳戳「在看」叭!👇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

涉及到所有人!7月8日起,日本航空对充电宝管制升级!有哪些变化?

周三7月9日晚上19:00,我有一场直播,感兴趣的朋友可以点击预约,直播间见!最近经常往返中日的小伙伴们注意啦! 周 三7月9日晚上19:00 ,我有一场 直播 ,感兴趣的朋友可以点击 预约 ,直播间见! 最近经常往返中日的小伙伴们注意啦! 继中国之后,日本航空对充电宝的管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