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说今年跨境圈最让人头大的事,绝对少不了亚马逊从1月到5月的扫号狂潮。
要说今年跨境圈最让人头大的事,绝对少不了亚马逊从1月到5月的扫号狂潮。尤其是5月,直接冲上年度高峰,无论你是美国站、日本站,还是欧洲站卖家,不管用的是国外个人资料、国外本土资料,还是中国企业身份,都很可能被波及。
亚马逊这波动手,完全不分你是谁。
两类审核邮件:搞懂区别才能对症处理
这次扫号主要分两类情况:视频验证 和 二审。
✅ 视频验证邮件
这是最新、最严的形式。邮件里会直接写明:如果在规定日期前(例如5月29日)不完成视频验证,账号将永久停用,账户资金也不会退还。邮件内容重点提到:怀疑账号涉及欺诈,尤其是法人和实际运营人不是同一个人,或者怀疑账号资料有买卖嫌疑。除了法人,业务合作伙伴也可以参加验证,只要能提供关系证明。
✅ 二审邮件
相比之下更直接:通知你账号已被停用,有时甚至不给任何解释或申诉机会。普通二审可以靠提交真实水电账单等材料挽回,但这种"扫号型二审"属于AI系统判定高风险,基本材料也没用。
一句话:视频验证至少给你辩解的机会,二审直接封杀。
这波扫号为什么这么猛?
分析下来,主要涉及五大风险点:
1️⃣ 法人不匹配
例如用中国、巴基斯坦等国法人去注册英国、欧盟公司,实际人又不在当地。对于亚马逊来说,这种跨国组合就是红灯。
2️⃣ IP地址穿透
无论用什么工具(VPN、紫鸟IP等),亚马逊AI都能识别实际的中国IP。背后是系统级的网络识别,绕不过去。
3️⃣ 信用卡问题
很多卖家用中国信用卡(如建行万事达、香港卡段)去操作国外本土账号,矛盾感非常强烈。正常本地公司为啥用中国信用卡?这直接增加风险。
4️⃣ 收款主体不一致
特别是美国站账号,如果不是法人对公账户在收款,而是用Payoneer、万里汇等第三方账户,风险很高。虽然欧洲站目前在这方面稍宽松,但未来也有收紧趋势。
5️⃣ 运营细节暴露中国元素
比如后台语言选中文、开case用中文、产品包装全是中文。这些都会被亚马逊AI识别出来,增加风控评分。
这些因素叠加起来,基本就是高危账号,被扫的概率大大提高。
如何尽量稳住账号?
市场上能幸存下来的账号,背后通常具备几个关键防护:
✅ 法人是当地人,材料完全匹配
✅ 使用住宅IP,尽量避免穿透
✅ 信用卡用的是当地卡段
✅ 收款账户1对1绑定,严格对应
✅ 运营细节上规避中国化痕迹
尤其信用卡、收款、IP,是被系统重点监控的部分,稍有漏洞就可能触发AI自动判定。很多被扫掉的账号,问题都出在这些环节。
成功应对的关键
在这轮视频验证、二审中,有经验的卖家往往能更快应对:
提前准备好验证需要的材料、文件、关系证明
熟悉常见提问,练习好视频面试答题
严格按平台合规要求操作,避免私自修改信用卡、收款信息等敏感环节
市场上也有不少团队整理了视频审核问答模板,卖家们可以主动去找这些资料,提前做好准备。
这次扫号潮,背后是一整套AI风险识别系统在运作。想要安全运营,不靠侥幸,而是靠合规和稳健的防护:
✅ 法人、信用卡、IP、收款、运营细节,一个都不能乱
✅ 随意换卡、加中国元素、用非本地收款——风险直线拉高
✅ 提前准备应对方案、获取验证资料,才是减少损失的最好方式
如果你正被卡在视频验证、二审,建议尽快行动、找资料、整理答复,不要等到彻底失去申诉机会再着急。
需要领取二审问答资料的快来找我们拿。
👉 如果这篇文章对你有用,记得收藏+转发,帮更多卖家避坑!
➕关注公众号, 才能及时获取所有实用干货哦 ‼️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