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28日:特朗普关税被判违宪、无效美东时间5月28日,美国国际贸易法院在纽约作出重大裁定:特朗普政府依靠《国
5月28日:特朗普关税被判违宪、无效
美东时间5月28日,美国国际贸易法院在纽约作出重大裁定:特朗普政府依靠《国际紧急经济权力法》(IEEPA)征收的全面关税属于越权行为,违反宪法,裁定立即无效,并永久禁止实施。
这次裁定是由三名法官组成的合议庭作出的,理由很明确:总统无权单方面对全球贸易伙伴实施"一刀切"的惩罚性关税,特别是这种全面性、报复性的"对等关税",应该由国会决定,而不是行政部门拍板。
值得注意的是,这起案件并非大公司发起,而是由"自由司法中心"代表五家美国小企业提起,这些企业覆盖葡萄酒、教育玩具、音乐器材等行业。最终,法院下令撤销所有被质疑的关税命令,并强调这些措施"对所有人都无效"。
当天市场一度乐观,因为这意味着已经引发全球贸易摩擦的关税政策将失效,全球供应链、商品成本、国际谈判都可能松一口气。
5月29日:特朗普迅速反击,关税政策暂时恢复
仅仅一天之后,5月29日,美国联邦巡回上诉法院迅速裁定,批准特朗普政府请求,暂时搁置下级法院的裁决。这一临时性决定允许特朗普的关税政策得以继续实施。特朗普政府甚至透露,如果需要,他们最快会在周五(5月30日)请求最高法院介入。
这一反转在市场上引发新的不确定性。钢铁、铝等受益行业松了一口气,但依赖进口的制造业、零售商、进口商则陷入了更深的焦虑:原材料成本上升、供应链紧张、最终商品价格上涨,都可能重新回到台面。政策反复也让企业对未来的经营环境失去信心。
从国际角度看,各国贸易伙伴也感到沮丧,因为这不仅意味着短期内继续面对美国的贸易施压,还代表着美国在全球贸易中"不按规则出牌"的姿态继续存在。
市场表现:乐观、冲高、回落
在金融市场,这两天的风向更是快速变化。
一方面,科技股巨头英伟达在5月28日发布的财报表现亮眼,盘中股价冲高到143.49美元,但由于宏观面突然转冷,关税政策反复带来的经济不确定性上升,叠加公司管理层披露的CEO大额套现计划,市场迅速降温,股价回落至139.19美元收盘。短线资金选择了获利了结,而非追高。
另一方面,美股三大指数在5月29日高开低走,最终小幅收涨:道指涨0.28%,纳指涨0.39%,标普500涨0.40%。市场一边被英伟达财报提振情绪,一边又被关税混乱局势、疲弱经济数据、联储政策前景的不确定性拖住了脚步。
投资者和分析师普遍认为,特朗普政府的贸易政策已经成为美国乃至全球经济的重要扰动因素,甚至超过单个企业的业绩表现。贸易环境的不确定,正在直接影响企业盈利预期、消费者行为和资本市场情绪。
白宫与美联储的博弈
就在5月29日,特朗普在白宫会见了美联储主席鲍威尔。这是自2019年以来两人首次正式会面,也是特朗普开启第二个任期后的第一次。
鲍威尔在会中重申,联储的货币政策完全基于客观、非政治化分析,将继续关注经济数据而非政治压力。但白宫方面则明确透露,特朗普在会中表达了对高利率的不满,认为当前的利率水平削弱了美国竞争力,是一个错误。
面对不断变化的贸易政策与政治施压,美联储维持"按兵不动"的耐心立场,但市场预期已经偏向至少要等到9月才可能开始降息,且全年降息幅度有限。
未来几周,特朗普政府的上诉进程、美联储的政策表态、全球贸易伙伴的反制措施,都将是投资者和企业密切关注的关键。
➕关注公众号, 才能及时获取所有实用干货哦 ‼️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