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arco Mesina警告道,试图不在任何地方停留超过183天来实现免税的做法往往适得其反,会带来严重后果。
我们将全面回顾2025年上半年行业的热门新闻、线下活动及会员信息,致敬联盟成员的卓越付出,并呈现IMI ASIA的最新发展成果。点击图片,了解详情
其核心逻辑简单直接:若在任何国家停留不超过183天就不会被认定为该国的税务居民,从而合法逃脱全球税收网络。
这一概念极具诱惑力,被游民博客和财富规划领域反复推崇。但正如国际税务领域的诸多规则一样,真相远比表面复杂。
183天的时间门槛只是各国判定税务居民身份的广泛框架中的一个要素。单纯关注在某国的停留天数,忽略其它关键因素,可能导致意想不到的税务负债、被拒绝享受税收协定保护,甚至在某些情况下因逃税面临刑事指控。
下面我们来剖析为何从税务角度来说"无固定居所可能并非很多人所认为的明智或安全选择。
183天规则:看似简易却常常不成立的捷径
很多国家将183天作为正式标准:若在其境内停留超过这一时长,根据国内税收条款,会默认认定为该国的税务居民。
然而,停留少于183天并不能保证被认定为非税务居民。多数现代税收体系会综合考量更广泛的标准:
核心利益中心:你的经济与个人联系最强的地点在哪里?
永久住所:是否拥有或租赁适合全年居住的场所?
习惯性居所:即使每年在单一国家停留不超过183天,是否连续多年定期返回?
正式关联:是否在当局登记、享受医疗体系覆盖或缴纳公共事业费用?
居住推定:若你无法证明在其它国家的税务居民身份,部分国家会直接认定为该国的税务居民。
因此,即便护照记录显示你在某国仅停留120天,你仍可能被认定为税务居民。这在意大利、法国、西班牙、澳大利亚和加拿大等高税负司法管辖区尤为常见,这些国家会主动审计并质疑"无固定居所"的避税策略。
《避免双重征税协定》虽有帮助,但前提是你在某国拥有税务居民身份
在讨论183天规则时,人们最容易忽视的一点是《避免双重征税协定》的作用。这类国际协议旨在解决两国同时认定你为税务居民时的冲突,其"冲突协调规则"主要围绕以下因素:
永久住所
核心利益中心
习惯性居所
国籍
但关键在于:这些冲突协调规则生效的前提是,至少有一个国家认定你为税务居民。
如果没有任何国家认定你为税务居民,你就完全脱离了《避免双重征税协定》的框架。这意味着你将无法享受协定中的低税率优惠、免税条款及避免双重征税的机制。在协定体系中,你会成为透明人,任何有权对你的收入主张来源地管辖权的国家都可单方面对你征税。
来源地征税:无固定居所游牧者的隐形陷阱
即便没有国家认定你为税务居民,你也并非完全不受税务约束。多数国家不仅对本国居民的全球收入征税,还会对源自其境内的收入征税。
这种征税方式被称为来源地征税,个人和企业均受影响。如果你在某国境内取得收入,即使停留时间短暂,也可能需要就该收入在当地纳税。
具体情形包括:在该国工作获得的就业收入(即使是远程办公);在该国提供的自由职业或咨询服务收入;与当地客户或业务相关的商业收入;若外国公司在当地频繁驻留或设有代表机构,可能面临常设机构的税务风险。
例如,若你在越南停留两个月,通过咨询工作赚取3万美元,且未在任何其它国家拥有税务居民身份(也无法提供居留证明),越南可主张对该收入的征税权。
由于你没有任何国家的税务居民身份,《避免双重征税协定》也无法为你提供保护。这种情况并非理论假设——西班牙、意大利和澳大利亚等国的税务机关已主动追查多起案例,涉及当事人试图通过不断迁徙"游离"于税收体系之外,但在当地取得收入却未申报。
当"税务游牧"适得其反时
这种风险不仅适用于数字游民,还包括高净值人群、企业高管和创业者。税务机关可能认定,定期在外国参加会议的公司董事,已为其所在公司在该司法管辖区设立了常设机构。
税务机关可能将实地开展业务拓展的加密货币投资者视为在驻在国从事应税活动。此外,在《共同申报准则》和《海外账户税收合规法案》等全球信息交换体系下,银行会自动向税务机关报送金融账户数据。
如果你的银行账户显示来自"甲国",手机SIM卡注册于"乙国",公司发票开自"丙国",且没有任何国家将你登记为税务居民——那么,准备好迎接税务质询吧。
战略性税务居留身份的力量
相较于完全规避税务居民身份,更可持续且合法的策略是有意在与自身目标、生活方式及收入结构匹配的国家确立税务居留身份。这一策略包括:
正式切断与原居住国的关联,包括注销登记(如适用)及缴纳离境税;
在新国家建立明确且有文件证明的居留身份;
取得可享受税收协定优惠的居留证明;
协调自身的实际停留、商业活动及银行账户以匹配居留身份。
很多国家提供属地税制或特殊税务机制,为国际人士创造有利环境。例如,意大利的统一税率制度、阿联酋的零税模式、格鲁吉亚的小微企业税制,以及巴拉圭和巴拿马的属地征税框架,都允许成为税务居民的同时,境外收入无需在当地纳税。
但核心在于"真实性":必须以实质而非投机性的行程规划,来主张、证明并维护税务居留身份。
以居留身份为解决方案:量体裁衣,而非一刀切
拥有税务居留身份并非负担,而是一种战略资产,但你必须根据自己的生活方式、停留地点、工作类型以及收入来源谨慎选择。
如果你与国际客户合作、拥有公司或有投资收入,选择在实行属地税制或低税率且友好税收协定的国家建立居留身份,有助于在合规的同时降低整体税务负担。
目标不仅是少缴税,更是避免混乱——从银行冻结账户到因未申报收入而面临审计或罚款。同样重要的是,以一致且经得起推敲的方式规划个人和商业生活。
这包括让旅行习惯、专业运营、财富架构和法律居留身份保持一致,形成一个连贯的整体。没有放之四海而皆准的完美答案,但一个架构合理的居留计划能带来清晰性、可预测性以及内心的平静,这远比追逐漏洞更有价值。
切勿依赖183天的捷径
仅靠在每个国家停留不超过183天就能实现免税的想法是误导了很多人的误区。虽然对低调人士而言,这可能在短期内奏效,但在严格审查下会不堪一击,尤其是对那些有可观收入、资产或商业存在的人群来说。
关于IMI-Asia
••••
IMI-Asia是连接亚洲与世界的桥梁。作为亚洲顶尖的企业和家庭迁移解决方案提供商,我们引领行业前行。我们的1.6万名热心读者采用自下而上的方法为我们提供投资移民行业的实地见解,助力合作伙伴高效进入并拓展中国及亚洲市场。
自2017年创立以来,我们从一家专注于数据与信息服务的媒体提供商迅速成长,汇聚了包括移民中介、会计师及律师在内的1.6万名热心读者。我们的读者与我们结成联盟,共同致力于为我们的项目合作伙伴打造并推广针对亚洲市场的定制化解决方案,推动合作迈向新高度。
联系我们请扫以上企业微信号
版权声明:
1 "投资移民知情者"公众号所发布中英文原创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2 除本平台独家和原创,其他内容非本平台立场。
3 未经授权的转载或发布至其他平台,"投资移民知情者"保留法律追究的权利。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