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的美国,在枪炮与争议中,走向未知...
2025年6月14日,华盛顿阴雨连绵,美国总统特朗普迎来了他79岁的生日。
然而,与往年的庆祝不同,这一天,整个美国既陷入一场规模空前的军事展示,也淹没在遍地抗议的民意浪潮中。正如华盛顿的天气一样满是阴霾。
2017年,特朗普出席法国国庆阅兵后,就执着于要"办一场自己的阅兵"。
2018年,他曾要求军方举办"盛大阅兵",但最终因国防预算不足和民主党反对而未能实现。
如今,他的心愿终于达成,并且还是在生日当天。
与此同时,发端于洛杉矶的抗议活动,已蔓延至全美各地。据预测,6月14日阅兵式当天,全美自东海岸到西海岸可能爆发更多抗议活动。
这场"秀"能遮掩背后的高昂花费和社会撕裂吗?具体情况一起来看看。
在阅兵式后的讲话中,特朗普向出席的军队官兵致谢,并对现场民众表示:"陆军捍卫我们的自由,铸就我们的力量。"
在阅兵进行的同时,一名明尼苏达州议员遭到当街暗杀,这场政治暗杀的热度,直接盖过特朗普阅兵,成为全美头条。
整个阅兵是以历史时间线的方式来介绍这250年的。从乔治.华盛顿带领大陆军打独立战争开始,走上来的就是两百年前大陆军方阵。
跟着是1861年的美国内战,当时征召了50万士兵加入南北战争,图中走来的就是当时最著名的科罗拉多卡森堡第四步兵师。
后面是美军的一战步兵方阵,在每个方阵的最前面,都会有一支军乐队,演奏属于那个年代的军歌。一战方阵,就演奏一战时期的军歌,二战就演奏二战时期的。
这样做,在一定程度上能提升观众的代入感,但弊端就是会显得很杂乱。
此外,每一个方阵出来前,都会插播一个赞助商广告。
以此同时,在场外,另一场截然不同的"庆典"正在上演。
这场阅兵表面上是为纪念美国陆军建军250周年——这是美军历史的重要节点。但没人忽视一个事实:这天,恰好也是特朗普的生日。
而特朗普本人,更是亲自推动了这场活动的升级,从一场常规的纪念式庆典,变成了一场动用6700名军人、150辆军车和50架飞机的"美国式盛典"。
如果说宪法大道上的阅兵是"沉重的铁流",那么遍布全美50个州的"NO KINGS(无国王)"抗议,就是"灼热的民意"。
根据CNN与AP等媒体统计,6月14日当天,美国境内共组织了约2000场抗议活动,预计参与人数超过数百万。
这场名为"NO KINGS"的抗议运动,直接对准特朗普的"威权化执政",并明确拒绝"亿万富翁优先""军国主义回潮"等政策走向。
"No Kings"网站 https://www.nokings.org/
在洛杉矶、芝加哥、费城、西雅图、奥斯汀、达拉斯等地,游行者高呼"反对特朗普独裁""不要国王",对联邦ICE突袭、国民警卫队军力镇压、以及总统绕过地方政府调派军队等一系列强硬手段表达愤怒。
而在洛杉矶,情况尤为紧张。由于此前ICE搜捕非法移民引发的大规模骚乱未平,特朗普直接绕过加州政府,联邦化部署了4000名国民警卫队与海军陆战队员。
6 月 14 日,示威者在洛杉矶市中心举着墨西哥和美国国旗。
图源摄影:Etienne Laurent/AFP/Getty Images
加州州长纽森痛批这一决定为"军事占领",并质问:"你们把我们从边境阻止毒品的士兵拉走,是为了让他们在洛杉矶发呆吗?"
目前,洛杉矶部分城区已实施宵禁,州警、联邦执法与军队全面戒备,ATF(烟酒枪械局)还派出特别小组调查抗议期间多起自驾车辆纵火事件。
生日阅兵是公权滥用?
本次阅兵的开销高达4500万美元,其中近三分之一是为补偿坦克碾压后的华盛顿市政道路修复费用。
而参与阅兵的士兵大多被安排在政府办公楼临时过夜,白天只吃军粮、每人补贴69美元,甚至连热食都难以保障。
当夜幕降临,华盛顿纪念碑上空烟花绽放,特朗普和第一夫人梅拉尼娅在官员簇拥下观礼。
美国副总统万斯简短致辞,祝福陆军"生日快乐"——也祝福总统
但在洛杉矶,抗议者的队伍仍未散去。他们举着燃烧的标语,与国民警卫队对峙。雨中的火光和华盛顿的烟花,在同一片天空下交相辉映,映照出一个分裂的美国。
这场"生日阅兵",最终成为这个国家最真实的隐喻——烟花之下,民主正在泥泞中挣扎。这一天,既有庆典,也有抗议;既有赞歌,也有哀鸣。
比病毒更可怕!中国情侣携带"致命真菌"入境美国,女友被逮捕...
哈佛演讲的女留学生, 为何被群嘲? 网民:留在国外别回来...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