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6月12日),印度艾哈迈达巴德。
一架波音787"梦想客机"从机场起飞,仅仅一分钟后,便坠入机场附近的居民区。火光冲天,浓烟滚滚,现场救援人员在废墟中挖出一具又一具遗体。
这架原定飞往英国伦敦的AI171航班,机上载有242人。
官方确认,246人死亡。其中多数是印度公民,还有来自英国、加拿大、葡萄牙的乘客,以及12名机组成员。
没有生还者。
这一刻,距离这款"梦想客机"服役已近14年。这也是它第一次,以这样的方式,出现在"致命空难"的词条里。
6月12日下午,印度航空AI171航班从艾哈迈达巴德机场起飞,机型是波音787-8,目的地是伦敦盖特威克。
这本该是一场十几个小时的洲际飞行。但起飞不到一分钟,飞机便从雷达上消失,飞行员来不及发出完整的求救信息,只留下短暂的"Mayday"。
很快,居民区响起巨响。飞机直接坠毁在距离跑道不到三公里的Meghani Nagar街区。
大量建筑被波及,火焰与浓烟吞没了街头巷尾。附近居民说:"窗户震碎了,像爆炸一样。"救援人员从废墟中抬出一具又一具遗体,现场一度无法分辨哪些是乘客,哪些是居民。
6月12日,在印度古吉拉特邦艾哈迈达巴德,人们在客机失事现场进行救援。新华社/印度联合新闻社
据官方确认,机上242人中无人生还,连同地面遇难者,死亡人数达到246人。
这是波音787"梦想客机"交付14年来,首次出现致命坠毁事故。
据报道,印度总理莫迪已经与印度民航部部长金贾拉普·拉姆莫汉·奈杜通话。随后,莫迪指示其确保立即提供一切必要支持,并要求定期通报最新情况。所有相关机构都处于高度戒备状态,协调工作正在进行中。
金贾拉普·拉姆莫汉·奈杜表示,他对该航班失事感到"震惊和悲痛"。他补充说,"我们处于最高警戒状态",救援队已经出动。
印度警方表示,失事客机坠毁在机场附近的平民区。一名印度高级警官称,"它撞毁的建筑物是一栋医生宿舍。目前已经清理了近70%到80%的区域并将很快清理其余部分"。
印度总理莫迪
《印度时报》报道指出,由于计划长途飞行,失事客机加注了大量燃料,导致坠机后发生爆炸和剧烈大火。
有分析认为,从网上流传的相关视频可以看到,飞机起落架没有收,襟翼也没有放,不合常理。飞机可能离地后失去了动力。但究竟是人为因素,还是机械问题,目前仍无法得知。
新德里电视台公布艾哈迈达巴德机场附近升起浓烟。
有媒体注意到,这是印度5年内再次发生客机坠毁事件。有媒体梳理了近25年来,印度发生的其他几起坠机事故。
2020 年8月:一架印度快运航空公司的波音 737 飞机在大雨中从南部城市科泽科德的跑道上滑落,坠入山谷,机头先坠入地面,造成至少 18 人死亡,16 人重伤。
2010 年5月:一架从迪拜起飞的印度航空公司波音 737 航班在南部城市曼加罗尔机场飞越跑道,坠入峡谷,机上 158 人死亡。
2000 年7月:加尔各答和首都新德里之间的国有联盟航空公司航班在东部城市巴特那的一个居民区坠毁,造成 50 多人死亡。
而一次,在没有恶劣天气、没有战争威胁、没有人为冲突的前提下,突然坠落的航班事故。起飞一分钟,就彻底失控。
在一切调查结果揭晓之前,我们只能用"疑问"来记录这一幕。但疑问的背后,早已有太多伏笔。
航班监控网站Flightradar24显示的失事客机数据。
这不是波音第一次出事。
去年3月,美国连续一周内发生了多起波音相关事故,引发舆论强烈关注:
一架波音737客机在起飞后不久,发动机突然起火,被迫紧急返航;
另一架波音777-200在起飞过程中轮胎脱落,碎片散落机场,所幸安全着陆;
有媒体报道,一架波音737 Max在降落时偏出跑道,事故原因仍在调查中;
同一时期,还有一架波音787"梦想客机"在飞行途中突发剧烈俯冲,导致机舱失重,数十名乘客受伤。
2025年的上半年,波音旗下飞机同样"频频翻车":从发动机起火、野生动物撞击、机舱冒烟,到地面事故,短短几个月,事故清单接连刷新。
今年3月,美航波音737‑800航班AA1006,因发动机震动紧急备降丹佛,滑行至登机口后发动机突然起火,浓烟迅速弥漫机舱,12名乘客受轻伤。NTSB调查发现,这是一起因油路泄漏及关键零件"装反、紧固不到位"引发的严重维护失误。
4月,联合航空一架波音737-800客机起飞后,竟被一只野兔吸入发动机,引发火球喷发。机上153名乘客、6名机组安全返航丹佛,无人员伤亡,但事件罕见而惊险 。
同月稍早,另一架联合波音737在佛罗里达飞往纽瓦克途中,厨房烤箱冒烟,机舱弥漫烟雾,航班被迫返航华盛顿杜勒斯,98人紧急撤离,所幸无伤亡。
此外,5月3日,肯尼亚IBM Airlines运营的一架波音737‑290C在苏丹纳亚拉机场地面被摧毁,全机毀坏,机上20人不幸罹难。虽属地面事故,但同样投下沉重阴影。
波音的事故频率,已经高到让人不敢打开新闻APP。
你可能会以为,这是某种"媒体过度聚焦"的结果。但越来越多的事实,说明这家老牌飞机制造商,确实出了问题——而且不是一两个环节的问题。
这其中,有一个人的故事,尤其令人难忘。
John Barnett,波音公司南卡工厂的质量经理,负责检查的就是——波音787。
在这家工厂工作了30多年后,他选择了退休。但他没有沉默。
从2019年开始,他开始不断向外界披露波音工厂的问题:用有缺陷的零件组装飞机、让工人从废料箱里找零件回装、紧急氧气系统中有1/4无法使用……他说自己见过金属碎片乱飞到飞机电子舱,有可能造成短路起火,但没人重视。
更令人心惊的是,他说:
"查尔斯顿出来的飞机,我从来没见过一架是'适航'的。"
他不是在社交平台"放炮",而是向联邦航空管理局(FAA)实名举报。他甚至准备好了出庭作证。
(2024年1月份爆出的,飞机舱门掉落的事件)
可就在今年3月,出庭前一天,他被发现死在酒店停车场的卡车里,死因是枪伤,自杀。
警方调查结论是:他自己开的枪。
(正在整理材料的巴尼特)
但人们很难相信,一个刚提交证词、约好第二天出庭的人,会"突然自尽"。
Barnett曾说:"我这辈子都不会坐波音787。"而最终,他把这句话带进了墓地。
内容详见:波音吹哨人突然死亡?与公司斗争十几年,马上出庭作证,却突然"自尽"...这?!
我们不妨再拉远一点,看一组数据。
有网友统计,2015年之前,波音公司里的印度裔员工,大约只有1000人。
而到了2024年,这个数字已经是近2万人——而波音的总员工人数,也不过3.3万人。
这不是"多元化成功",而是一种人事结构的剧烈变动。在2015年以后,波音经历了一次彻底的战略调整:
把飞控软件大量外包给印度供应商;
提拔大量印度裔工程师和管理人员;
推动以"成本效率"为导向的"新流程"。
这正是波音前任CEO丹尼斯·米伦伯格任内的主要策略。他本人就是印度裔。
波音历史上第一位印度裔CEO——丹尼斯·米伦伯格
在他执掌波音期间,公司确实在财报上短期"提速"了:交付量上来了,利润率也上来了。
但代价也随之而来——
2018年印尼、2019年埃塞俄比亚的737 Max空难,共计346人死亡。多国调查指出,飞控系统的算法设计和误报机制存在严重缺陷,而这个系统,正是被外包开发的。
而在企业内部,越来越多的工程师开始察觉到一种难以打破的"圈层":一批印度裔管理层和员工形成了封闭的人事链条,拉拢、提拔、回护,形成小生态系统,而非透明的技术导向组织。
2024年7月,凯利·奥特伯格接任波音CEO,他面临着巨大的挑战。
首先,他需要解决波音的巨额亏损和监管审查问题。为了应对这些挑战,奥特伯格采取了一系列果断措施,包括大规模裁员和重组管理层。他裁撤了大量印度裔高管和员工,试图通过精简组织结构来提高公司的运营效率。
然而,裁员和重组并非易事。奥特伯格的决策引发了部分员工的不满,甚至出现了罢工事件。为了稳定员工情绪,他承诺在未来四年为留下的员工加薪38%。
此外,奥特伯格还强调了技术多样性和诚信的重要性,试图通过重塑企业文化来恢复波音的竞争力。
波音的困境并非一朝一夕所能解决,尽管奥特伯格采取了一系列措施,但短期内波音仍难以摆脱亏损的命运。
不仅是波音。
你可能还记得去年微软蓝屏导致全球IT瘫痪的大事故:
机场瘫痪、银行系统瘫痪、媒体直播中断;
特斯拉工厂停产,马斯克发文直接删光"印度裔安全公司"的软件;
微软CEO纳德拉出面道歉。
NASA呢?原计划6月返航的"星际客机",因为推进器故障、氦气泄露、阀门卡滞,美国两名宇航员"滞留太空"287天。而背后的问题供应商,来自印度。
这些事情联系在一起后,人们开始重新审视"印度裔高管神话":
他们擅长沟通、擅长管理,但在涉及技术底层、安全稳定和系统一致性的领域,越来越多的问题开始暴露。
一个在硅谷广为流传的说法是:
"印度人能把1分的成果说成10分,但他们也能把10分的错误,掩盖成0分。"
当一个系统开始奖励"好看"的汇报,而不是"真实"的问题解决,结果就是:软件掉线、飞机坠毁、宇航员困在太空,谁都没法全身而退。
那么,这次AI171航班坠毁,和这一切有关系吗?
我们不知道。至少现在不知道。
波音公司没有公开披露这架飞机的生产批次是否与Barnett曝光的南卡工厂有关,黑匣子的调查也还未公布。
但我们能看见的,是一条条看似孤立的故障,逐渐组成了一个清晰的轮廓:
技术把控失灵;
质量管理脱节;
公司治理失焦。
而当所有人都在习惯性地等待"调查结果"时,事故已经发生,飞机已经坠毁,200多条人命,已经回不来了。
所以我们不说"谁导致了AI171坠毁"。我们只是想问一句:
当一个企业的文化,允许问题持续存在却无人担责时,它的下一次崩溃,真的只是时间问题吗?
我们不知道Barnett的死,是巧合还是警告;
我们不知道AI171的灾难,是意外还是结局。
但我们知道,飞机要起飞,需要螺栓、软件、燃料,更需要一个不容妥协的系统。
一个出了问题,就会出人命的系统。
这世界不缺沟通能力,缺的是,把飞机造对的能力。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