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三6月4日晚上19:00,我有一场直播,感兴趣的朋友可以点击预约,直播间见!中日达成协议:日本水产品重返中国市场,福岛等10地除外!
中日达成协议:日本水产品重返中国市场,福岛等10地除外!
中日两国政府近日就恢复日本水产品进口达成一致,标志着因福岛核电站处理水排海问题而中断的贸易有望逐步重启。
根据协议,日本将通过严格的放射性物质检测和备案机制,确保水产品的安全性。
不过,福岛、宫城、茨城等10个都县的水产品仍被排除在恢复进口的范围之外。
从禁令到解禁的曲折之路。
2023年,东京电力福岛第一核电站启动核处理水排海,引发中国强烈关切。
为保护食品安全,中国随即全面暂停日本水产品进口。
这一决定让日本水产业蒙受巨大损失,尤其是海鲜出口大户们直呼"日子不好过"。
数据显示,日本2022年对华水产品出口额约为870亿日元(约合人民币42亿元),占日本水产品出口总额的20%以上,堪称"金主市场"。
禁令一出,日本渔业从业者叫苦不迭,迫切希望恢复对华出口。
经过长达两年的磋商,中日双方终于在2025年5月28日北京举行的局长级会议上敲定了解决方案。
双方同意通过科学、透明的检测机制,逐步恢复日本水产品进入中国市场。
这不仅是一次贸易层面的突破,也为中日关系缓和注入了一剂"强心针"。
根据协议,日本出口商需满足以下条件:
加工设施备案:出口水产品的加工厂需提前向中国备案,确保生产环节可追溯。
放射性物质检测:针对铯137等指定放射性物质,每次出口时需附上详细检测证明,确保产品符合中国食品安全标准。
地域限制:福岛、宫城、茨城、栃木、群马、埼玉、千叶、东京、长野、新潟这10个都县的水产品暂不纳入恢复进口范围。
原因显而易见——这些地区靠近福岛核电站,公众对其安全性仍存疑虑。
只要日方完成相关准备工作,符合条件的水产品即可启程中国。
中国方面也表示,可能在近期正式宣布从日本其他道府县恢复进口水产品。
这意味着,北海道扇贝、九州牡蛎等"老朋友"有望重返中国餐桌!
对于日本水产业来说,这无疑是天大的好消息。
中国市场对日本海鲜的需求旺盛,尤其是扇贝、海胆、秋刀鱼等"网红"品类,深受中国消费者喜爱。
恢复进口不仅能缓解日本渔民的经济压力,还可能带动相关产业链复苏,比如冷链物流和加工企业。
对中国消费者而言,这也是一场味蕾的狂欢。
毕竟,谁能拒绝一盘鲜甜的日本刺身呢?
不过,食品安全始终是底线。中国坚持对福岛周边地区的产品"say no",反映了对公众健康的严谨态度。
未来,随着检测机制的完善和双方互信的增强,进口范围或许会进一步扩大。
中日此次能达成协议,离不开双方在技术层面的反复磨合。
过去两年,双方围绕如何科学验证水产品安全性展开了多轮"头脑风暴"。
从检测标准的制定到数据共享的流程,每一个细节都得"掰开了揉碎了"谈。这种"技术控"式的合作,不仅为贸易恢复铺平了道路,也为其他敏感领域的对话提供了范本。
中日就水产品进口的突破,是一次务实合作的体现。
从全面禁令到有限恢复,既展现了中国对食品安全的坚定立场,也为日本水产业打开了一扇希望之窗。
接下来,就看日本能否严格落实协议,用过硬的质量重新赢得中国消费者的心。毕竟,民以食为天,安全美味才是硬道理!
这两年,日本成为国内中产投资最热门的地方,但热门并不意味着谁去了都能赚钱!热门之下也必定有大坑加小坑!扫码加日本交流群,关于海外投资、关于日本的一切,咱一起来聊聊。
关于日本买房、身份、签证、养老、医疗、教育、移民,今天给大家准备了一份资料。扫码进群,发送关键词【日本】,您将获得: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