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财政部7月11日公布的数据引发震动:2025年6月,联邦政府竟录得270亿美元财政盈余——这是自2017年
文章来源:留学生日报
美国财政部7月11日公布的数据引发震动:2025年6月,联邦政府竟录得270亿美元财政盈余——这是自2017年以来首现财政盈余,与5月高达3160亿美元的赤字形成戏剧性反差。
"关税狂人"特朗普的政策成为最大推手。在4月实施全面10%进口关税及针对特定国家的"对等关税"后,6月海关关税收入暴增至270亿美元,同比激增301%。本财年前九个月,关税收入累计高达1130亿美元,同比飙升86%,几乎覆盖了6月全部盈余。财政部官员甚至乐观预计,全年关税收入可能"远超3000亿美元"。
然而,这份"亮眼成绩单"背后暗流汹涌:
01
关税,撑起盈余的"关键先生"
美国联邦政府在2025年6月意外录得270亿美元财政盈余,这是自2017年以来的首次6月盈余。这份看似亮眼的成绩单背后,一位"关键先生"功不可没:关税收入。
数据显示,6月的海关关税收入高达270亿美元,同比暴增301%。这几乎一己之力贡献了本月的全部盈余。而放眼整个财政年度(去年10月至今),累计关税收入已达1130亿美元,同比增长86%,创下历史新高。
这波收入的"猛增",直接源于特朗普政府自4月起实施的强硬贸易政策组合拳——对所有进口商品统一征收10%基础关税,同时对钢铁、汽车等重点产品加征额外关税。更关键的是其推出的"对等关税"机制,剑指多个主要贸易伙伴。
近期,包括加拿大、日本、韩国、巴西等在内的23个国家纷纷收到美方"警告函":若在8月1日前无法达成令美国满意的贸易协议,关税将大幅上调至25%-50%不等(例如加拿大升至35%,巴西高达50%)。
特朗普正通过这套激进的贸易保护主义举措,试图将其"让别国为美国买单"的政治口号,转化为联邦财政的现实收入来源。
02
盈余只是表象,债务依然如山
然而,这份短暂的盈余"喜报",根本无法掩盖美国财政深陷的长期困境。
尽管6月实现了270亿美元盈余,但本财年迄今的累计财政赤字仍高达1.34万亿美元,仅比去年同期下降1%(日历因素调整后)。
更令人忧心的是,债务利息支出正成为吞噬财政的巨兽:仅在6月,联邦政府为高达36万亿美元的国债支付的净利息就达840亿美元,几乎逼近社会保障支出,成为联邦财政的第二大支出项。
预计全年利息支出将突破1.2万亿美元——这意味着,新收上来的关税,很大一部分转眼就要填进偿还债务利息的无底洞。
雪上加霜的是,特朗普推动的"大而美"财政刺激法案也在本月早些时候正式通过。
据国会预算办公室(CBO)测算,该法案将在未来十年内为联邦债务再增加3.4万亿美元,进一步压缩本已紧张的财政空间。
03
全球反应:谈判、抗议、观望
面对美国不断挥舞的关税大棒,全球贸易伙伴反应强烈且复杂:
加拿大总理马克·卡尼表示愿意继续谈判,但也批评美方"以毒攻毒"的策略。
日本首相石破茂称新关税措施"极为遗憾"。
巴西总统卢拉则采取了更强硬的姿态,公开宣布将中止部分对美合作项目以示回击。
许多发展中国家则担忧其出口商品在美国市场将因高关税而失去价格优势,进而冲击国内就业和产业链稳定。
美联储主席鲍威尔
同时,美联储主席鲍威尔对此轮关税潮可能引发的通胀风险表达了高度警惕,暗示短期内不会轻易降息。这与特朗普持续施压美联储降息以缓解债务负担的意图形成了直接冲突。
04
盈余是好消息,但别急着庆祝
在一片财政赤字飙升和债务利息重压的背景下,6月的盈余确实像一场"意外的好天气",带来短暂的喘息。然而,从更长远和根本的视角审视,关税带来的财政短期"回血",丝毫未能改变美国财政的结构性危机:巨额债务负担持续加重、利率高企难降、全球贸易摩擦风险急剧上升……美国财政这座大厦,根基依然不稳,在风中摇摆。
正如一位分析人士的警示:"6月的财政盈余只是关税带来的表面红利,而真正的代价,恐怕还在路上。"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