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香港大学一则学生纠纷引发舆论关注。
文章来源:今日悉尼
近日,香港大学一则学生纠纷引发舆论关注。
3名自称港大学生的网友在社交平台发文指控,该校法律系一名男学生未经允许,利用网上免费AI软件,将20至30名女性的社交媒体照片"移花接木",生成了700多张色情照片。
受害者群体涵盖范围甚广,既有他的大学同学、朋友、学姐,也包括小学同学甚至中学老师。
据爆料,这名男生的行为早在今年2月就已被发现,当时有人在他的电脑中发现了这些AI生成的不雅照片。
这些照片的原始素材均来自受害者公开的社交平台近照,却被恶意处理成裸露形象,严重侵犯了个人隐私与尊严。
7月12日,香港大学就此事作出回应,表示已留意到相关社交媒体帖文,在处理过程中始终依据《香港大学条例》、规程及相关法律法规进行评估。
校方称已与受影响学生沟通,从保障学生福祉出发,在课堂安排等方面作出了适当调整;
同时已向涉事男生发出警告信,并要求其向受影响同学正式道歉。
港大强调,对任何形式的性别歧视、骚扰或不当行为持零容忍态度,将进一步审视事件细节,必要时采取更多行动,确保学生能在安全、受尊重的环境中学习。
校方还表示会加强相关教育宣传,提升学生的法律意识与道德操守。
不过,这样的处理结果并未让所有受害者满意。
有涉事学生指出,校方最初咨询律师后认为,该男生的行为未触及学校纪律委员会可处理的罪行,仅以"内部档案存盘警告信"和"口头惩戒"了事。
而男生随后提交的道歉信仅有60余字,内容简短,多数受害者认为缺乏诚意,难以接受。
更让受害者困扰的是课堂安排问题。
由于担心与涉事男生同堂上课造成心理压力,她们曾要求校方调课,但校方以"受害人遍布各导修组别"为由拖延处理,直到最后一节导修课才临时邀请两名事主参与其他课节。
此前数周,涉事学生已与该男生在课堂共处至少4次,承受了不必要的精神负担。
部分受害者认为,该男生的行为已构成《香港大学条例》规程中的"胡闹"(Ragging),
即羞辱或嘲弄他人,属于性暴力相关的不当行为,理应承担更严肃的责任。
目前,事件在校园内外持续发酵,如何在保护受害者权益、严肃处理不当行为与依法依规处理之间找到平衡,成为港大乃至社会关注的焦点。
来源链接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