矛盾升级,留学家庭需要提前做好规划
◎ 文章来源:智谷国际编辑部
最近的一则新闻,留学生又站在风口浪尖。特朗普政府正式向哈佛大学发出行政传票,要求其提交国际学生的相关文件。
这场被媒体称为"史无前例"的政府与常春藤名校对峙,让原本就处境艰难的中国留学生们,再次站到了风口浪尖。
而这背后,折射出的是一个更深层的问题:在大国博弈之下,中国留学生正在成为政治博弈的"炮灰"。
政府向常春藤联盟"开火"
哈佛只是第一张牌
7月9日,美国国土安全部(DHS)正式向哈佛大学发出行政传票,要求哈佛提交与执行移民法相关的记录、通讯和其他文件,时间追溯到2020年1月1日。
"我们曾经试图用温和的方式与哈佛合作," 国土安全部助理部长特里西娅·麦克劳克林在声明中表示,"现在,由于他们拒绝合作,我们不得不采用强硬的方式。哈佛,像其他大学一样,允许外国学生滥用他们的签证特权,在校园内宣扬暴力和恐怖主义。"
但哈佛不是孤例。 这场针对美国顶尖高校的"大清洗"早已拉开帷幕。
早在3月,特朗普政府就已经冻结了哥伦比亚大学4亿美元、康奈尔大学、西北大学、普林斯顿大学和宾夕法尼亚大学等其他精英大学的联邦资助,理由是这些大学不遵守政策变革的要求,并且未能解决反犹太主义问题。
面对政府的强硬手段,哥伦比亚大学率先屈服。3月21日,哥大宣布将遵从政府的要求,就恢复4亿美元冻结资金展开谈判。
该校表示将禁止在校园抗议活动中佩戴口罩,聘用36名拥有逮捕权的"特别警员",并加强对中东、南亚和非洲研究系的监管。
更戏剧性的是,哥大临时校长卡特里娜·阿姆斯特朗在政府施压一周后突然辞职,这让整个学术界震惊不已。
5月22日,诺姆正式下令终止哈佛大学的SEVP认证,这意味着哈佛无法再招收外国学生,现有的外国学生必须转学或失去合法身份。国土安全部在声明中警告:"此举是对全国所有大学和学术机构的警告。"
虽然联邦法官随后颁布了初步禁令,暂时阻止了政府的这一举措,但这场拉锯战显然远未结束。
政府的真实意图昭然若揭:借哈佛立规,为全美高校"树立新秩序"。
正如学者所言,"这不是一场针对哈佛的个案冲突,而是一次针对大学制度本身的总体性施压。"
在这场博弈中,约有四分之一的哈佛学生是国际学生,其中相当一部分来自中国。而一旦这种治理逻辑获得司法认可,它将迅速扩散为系统性常态,影响全美所有招收国际学生的高校。
中国留学生的"至暗时刻"
签证难、就业更难
如果说哈佛事件只是一个缩影,那么整个中国留学生群体面临的困境,可以用"至暗时刻"来形容。
首先是签证关卡越来越难过。5月28日,美国国务卿马尔科·鲁比奥发表声明称,美国国务院将与国土安全部合作,"积极撤销中国学生的签证,包括那些与中国共产党有关联或在关键领域学习的学生"。
据报道,特朗普政府威胁要吊销美国约27.7万名中国学生中的许多人的签证,并对来自中国内地和香港的未来申请者进行额外审查。
据《经济学人》研究院统计,2023年,美国拒签了36%的中国留学生签证,创下历史新高。
更现实的问题是就业机会的急剧萎缩。一位刚从马里兰大学计算机科学专业毕业的表示,2020年前,CS专业的毕业生还能进亚马逊、微软、苹果等知名大厂,但新冠疫情后岗位急剧收缩,2022年只有一半,甚至三分之一的毕业生才能进大厂。现在,因为AI来袭,这个数字只会更少。
有毕业于美国计算机专业第一梯队的同学,投了成百上千份简历,还没有接到一个面试邀请。
工作难找,H-1b中签率高也没用,据说今年1/3的中签率下,仍然有很多留子没中签。
但留下来的中国留学生依然不少,而且他们有着非常明确的理由。
尽管面临种种挑战,美国依然拥有世界上最完善的创新生态系统、最前沿的科研资源,以及最开放的创业环境。
对于那些在STEM领域有所建树的中国学生来说,美国依然是实现职业抱负的最佳平台。
硅谷的吸引力依然巨大。即便在当前环境下,科技巨头们依然在招聘优秀的中国工程师和研究人员。
那些能够进入谷歌、苹果、微软等大厂的中国留学生,年薪轻松超过20万美元,这在任何国家都是极具竞争力的收入水平。
更重要的是,美国的法律体系和社会保障相对完善。 一旦获得绿卡,中国留学生就能享受与美国公民几乎同等的权利和福利,包括医疗保险、失业保障、子女教育等。
这种安全感,是很多其他国家难以提供的。
而且,美国的多元化社会环境,让很多已经适应了美式生活的留学生感到舒适。
对移民美国感兴趣的留学家庭们,想咨询自己的资格,以及具体项目,现在扫描下方二维码,添加小助理回复【美国EB5】即可领取一份《EB5白皮书》以及项目资料,立即开始咨询。
EB5或是留下的唯一通道
如果留学的孩子在美国没对象,成绩也没有那么好,但是已经很适应美国的生活,想要留在美国,那么绿卡就是个重要的护身符。
现在针对普通留学家庭来说,EB5则几乎是唯一解。
为什么是EB5? 答案很简单:它是目前为数不多能让留学生快速获得在美合法身份的途径。
美国EB5投资移民政策中,有一个"双递交"的优势政策:在美国本地申请移民的人,可以同时递交I-485(调整身份申请)以及Combo卡(EAD工卡+回美证)的申请。
这个Combo卡几乎是一张小绿卡,意味着持卡人可以在3-6个月内获得工作许可,摆脱H1B抽签的不确定性。
Combo卡的有效期往往是5年,拿着卡就能同时等绿卡的申请获批,期间,孩子上学免费、工作随意换,没有束缚,并且自由进出美国。
但窗口期不会永远存在。对于想快速实现自由生活工作的人群来说,目前"双递交"的窗口期,就是EB5的纸面无排期,只有无排期才能做双递交,也才能申请combo卡。
一旦有了排期,只能排队等你的排期到了,才能申请。这当中要多久?问问现在排队EB-1a的朋友,感触最深。
而无纸面排期的窗口,大概是半年,业内普遍预测明年将会产生排期。
因此,应当尽早决定。
美国价值依然高于政治风险
最后,去美国留过学的值得姐讲一些心里话。
尽管面临种种困难,美国教育和发展机会的整体价值,依然高于特朗普政府带来的短期政治影响。
虽然美国政策波动导致其受欢迎程度有所下降,但其教育质量、教育理念等因素仍得到大部分留学家庭的青睐,赴美留学仍是高净值家庭的首选。
中国教育部留学服务中心2025年《出国留学蓝皮书》提到,在中国留学生综合评价中,英国排名第一,但整体数量上,美国仍为留学首选目的地。
这背后的逻辑很清楚:美国依然拥有世界上最优质的高等教育资源和最完善的创新生态系统。 无论政治风向如何变化,这些核心竞争力短期内不会改变。
而且,很多留学生的心态也在发生变化。 "这些年来,留学意愿没有之前强烈。大家更多是把留学作为人生的一段旅程。先出去,再决定去向。"
就像一位即将前往哥伦比亚大学的学生所说:"我没有非要留下的执念。如果能在美国找到一个合适的实习岗位,就多待一段时间。找不到,回国发展也挺好。"
这种更加开放和灵活的心态,或许正是新一代留学生应对不确定性的最好方式。
特朗普与哈佛的这场较量,表面上是政府与大学的博弈,实质上是大国竞争在教育领域的延伸。而中国留学生,不幸成为了这场博弈的"炮灰"。
但正危机往往也是机遇。那些能够在困境中找到突破口的人,往往能够获得更大的成功。
对于真正有实力、有准备的中国学生来说,美国依然是一个充满机遇的地方。关键是要有更清晰的规划,更灵活的策略,以及更强的抗风险能力。
毕竟,在这个充满不确定性的时代,能够掌控自己命运的,永远是那些提前做好准备的人。
想了解EB5投资移民的详细信息和最新政策?我们准备了一份《EB5白皮书》,扫描下方二维码,回复【EB5】即可领取,并开始为你定制专属的美国身份规划方案。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