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7月12日星期五

这届年轻人留学,主打一个听劝?



最近,25 fall们也都开始陆陆续续准备自己的申请季。


以小编过来人的经验,很快,社交媒体上就要掀起一股找路人评"bg"的风潮——即把自己的申请背景分享到网络上,请路人帮忙预估自己进某某大学的概率。


不过,让无关紧要的路人给自己提供申请大学的建议,这听起来有点小荒谬了吧?是没请到升学老师吗?


哎,先别急,虽然这届年轻人做事主打一个"随遇而安",但是碰到一些重要的事情的时候,我们还是有些许分寸的。


那今天,小编就领大家体验一把,在申请季找路人评价bg,会有多靠谱?



引入

 


Ling是24 fall申请季的一员。或许是因为今年的申请季竞争实在是太太太太激烈了,12月15号那天,她收到了来自梦校的拒信。


伤心和难过是必然的,可是生活还要继续。


ED 1被拒加重了Ling的焦虑。是我的标化不够格吗?还是我的文书没写好?A校拒了我,那我还要冲B校吗?万一我栽到同一个坑里怎么办?万一它们都给我发拒信怎么办?我要重新定自己的目标院校吗?



种种疑问盘旋在Ling的脑海里。尽管有升学老师为自己出谋划策,想让她ED2继续冲跟A校实力对标的D校,但Ling还是放不下心。


思来想去,她最后决定把自己的申请背景发到小红书上,邀请路人为自己提供选校建议。


"女/中国籍/公立AP体系

托福111 bs 116  SAT拼分1500

AP 555543

专业xxx

Leadership ..."


看着自己一步步走来的脚印,Ling深感欣慰。虽然自己不及托福119或者SAT1550+的大神同学,但这里的每个成绩都是自己还算满意的。就算D校不一定能进,B校和C校应该没什么问题吧?


可是路人的评价却给了Ling当头一棒。



刚发出去没多久,就有人给她留言说她D校可能没戏。因为D校很看重AP成绩。


Ling的AP门数少,5分也不算多,更何况SAT的1500还是拼分上去的,背景活动也没有很突出,只算是大众活动,加起来也只能算一个普通好学生,要是盲目投D校,最终的结果可能只会泯然众人。


尽管这位网友的评价一针见血,很有说服力,但还是重重地打击了Ling的心情。


这时,第2位网友为Ling送来了建议。他觉得Ling录B校和C校概率很大,但是这两学校的专业排名不算太高。他建议如果Ling一定要冲xx专业的话,可以试一下M校。



"冲M校需要一篇优秀的文书和一封专业的推荐信。M校的招生官尤其吃推荐信的内容,你可以请你的老师帮你好好打磨一下。"


紧接着,第3条,第4条建议也来了。"你的标化不太够哦,可以多选点安全的学校。""成绩实在不行可以Waive掉,招生官看不出来的。"



综合了网友的结论,Ling重新设计了自己的选校清单。好说歹说把文书润色了下,推荐信也改了。尽管标化还是硬伤,但在网友们极为现实的建议下,Ling最后成功被一所末尾TOP 30录取了。



路人:年轻人的小百科

 


纵观国内外,在社交媒体上请路人提供申请建议并不是一个冷门现象。


国内有新型"百度"小红书,拿不准的事情发篇帖子就会有大把大把的人在你的评论区讨论;国外有Reddit的"Chance Me",用大白话翻译就是"我有多少机会进xx大学"。

截止发稿前,Reddit上的Chance Me论坛已经有了超过100K名成员。

(图源:Reddit)


成员们Chance的大学五花八门,有Chance Harvard、MIT、UT Austin等TOP校的,还有在论坛里提问标化要求的。一番看下来,讨论激烈的帖子甚至有1000多层楼。


虽然平台不一样,但内容性质都大差不差。都先是由一个帖主把自己的申请背景发上去,然后再由路人在评论区展开激烈的讨论。


这是小红书的:


(图源:小红书)

这是Reddit的:


(图源:Reddit)


一般来讲,发帖分成两种。第1种是真诚发问的,第2种则是表面上问建议,实则在"炫技"。


但凡碰到路人说自己的bg有一点不好,"玻璃心"的帖主要么直接开麦要么删评。属于是别人还没评价上,自己就先破防了...


当然,小红书和Reddit上大多是第一种真心寻求帮助的比较多。


俗话说的好,"将心比心"。你真心问建议,一些路人也会真心的给你提供他们的意见。例如这个学校究竟好不好,你有多大几率能直录等等。

(图源:Reddit)


尽管他们的言语有的时候会过于直接,甚至很打击人,但好就好在能够让你更清醒地认识到自己的实力,知道该往哪个方向努力。


运气好的话,他们还能告诉你一些很有参考意义的"内部"消息,像"xx校招生官很看重推荐信内容"、或是"这所学校喜欢AP门数多的学生"等,助力打破信息差,让你申请不迷路。怎么这么像在打广告



优质的建议有了,那负面的批评和恶评肯定也少不掉。小编我就看到过,有路人直接在帖主的评论区里骂它的梦校是垃圾,或者对ta的申请背景无缘无故就冷嘲热讽。


有的时候也会出现路人"误判"的局面,例如,"50多位网友看了我的申请背景后说我一定可以进耶鲁,结果我被defer了。"



这个时候,如何辩证看待路人们的想法便成为了很重要的一课。



如何辩证看待路人的建议?

 



 端正心态


我们很期望路人可以在看到我们的申请背景帖后给我们提供一点情绪价值,能够在网络信息的小红点提示里看到鼓励的话语,或是承认我们的优秀。


但并不是所有人说话都很委婉。既然你真诚发问了,他们也想尽可能给你一些现实的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