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 预约 按钮,闲聊全球百科▲
随着签证要求的放宽,移民日本的大门已经向中国富人和中产阶级打开。预计到 2026 年华人居民数量将超过 100 万。我在大阪心斋桥逛着的时候,在中间路段走进一家三层高的药妆店,看看物价,同类产品确实会比街边小药妆店贵,但不多,主要是"高档品"很多,而华人店员占比竟然高达 90%!
我只是随手拿起一款产品看,就立刻有人上来讲解,那扑面而来的就是熟悉的营销话术,先说我拿的这款虽然好,但是有欠缺,旁边某款纳豆酵素是最新品,日本本土销售的特别好,诸如此类。但通行的在当地生活十年以上的同事将我们隔离开,并小声告诉我,这东西溢价严重,日本人真实会用的反而是很平价小众的,而我们找了一圈发现,它们大多被置于货架的更下层。不出意外,他们肯定也有着严格的"绩效指标",而他们的主攻对象肯定是中国消费者,按照网络热梗来形容"背后必有高人指点"!
那怎么会有那么多中国学生来药妆店打工,很简单,因为中国留学生多,而且日本允许留学生兼职,且兼职能很大程度缓解留学经济压力。其实中国留学生分布在各个行业,而且特别受日本店主欢迎,尤其是日语和英语都很好的中国学生,比起印度和越南的兼职生。药店工作的平均年薪约为 342 万日元。这一数字低于日本的平均年收入。相当于月薪 29 万日元,起薪约 22 万日元(约人民币 1,0871 元)。兼职和临时工的平均时薪分别为 1,075 日元和 1,379 日元(约人民币 70 元)。但在日本的留学生,并不会都会在日本兼职,哪怕他们被允许在上课期间,每周工作 28 小时,可只要赚到超过特定额度的钱,他们就需要交住民税,所以会注意把握尺度,明面上的兼职,适可而止。不光是中国留学生,你可以在日本诸多岗位中,看到华人的身影,甚至有很多店铺,也给你一种"这国出了跟没出没什么两样"。
不用怀疑,这就是我在东京大阪街头看到的店铺,图片所示仅仅凤毛麟角,有些街道从头到尾甚至 80% 的店铺都是中餐馆。黄焖鸡,杨国福麻辣烫,蜜雪冰城,螺蛳粉,只有你想不到的,没有你找不到的,下次想吃中餐,打开 Google 地图先搜索下,说不定会给你意外的惊喜。那么我们继续追问,为什么在日本能看到那么多中国人呢,他们在这里都如何生活呢,日本真的有那么好吗?不会日语去日本旅游,生活很困难吗?东进阪出的日本考察已经结束,但学到的内容,难以一篇言尽,请允许猫宁"娓娓道来",期间会分为两个专栏《9天8晚深度考察》,以及《猫宁带你游日本》,一个是关于房产投资和东京&大阪市场现状/售价/准入门槛的系列,一个是闲聊局,将大家遇到的各种问题,以切片的形式做到回复!如果你也想跟着猫宁一起出发日本考察,第一步先 扫码进群,发送关键词【日本】,蹲守日本投资/生活/移民/留学/医疗等【所有基础扫盲资料】,以及出团信息【第一期考察团预计很快发出,每期仅限5个名额】。每次,各个国家/项目的考察结束后,猫宁会出一份《考察报告》不算是什么标准的投资建议,但绝对是从客观数据方面,来跟大家分享下我的观感和理念,如果刚好相同,就好好聊聊!
但要想在日本找到工作,并且薪资待遇还不错,那么你必须会日语,而且日语越好,赚的越多,再会英语,赚得更多。如果你仅仅是想来日本旅游,旅居,或者退休养老,或者是以后想定居,现在日语还不好,那么绝对是没问题的。但凡来日本旅游过的就会发现,这里所有标语,绝大多数是四国语言。日本国家旅游局 (JNTO) 周三发布的数据显示,由于日元贬值,日本 2024 年接待游客数量将达到创纪录的 3687 万人,较上年增长 47.1%。在航班恢复背景下,数字有所上升,而 2023 年这一数字为 2,507 万。其中,中国内地游客数量增长了 187.9% ,中国台湾游客数量增长了43.8%,韩国游客数量增长了 26.7% 。日本旅游协会报告称,2024 年外国游客总消费额为 8.14 万亿日元(517.8 亿美元),较上年增长 53.4%,这也是由于日元疲软所致。
住宿、购物、餐饮和饮料是主要消费。
中国游客消费额占游客消费额的 21.3%,为 1.73 万亿日元(人民币 800 亿),其次是中国台湾游客,占 13.4%,相当于 1.1 万亿日元消费额。

有的地方,哪怕没有韩文,也有中文和英文。即使是在 local 的街道边的公共洗手间,或者是便利店洗手间里,也绝大多数是智能马桶,并且配备四国语言指引。

So,只要你敢迈出第一步,翻译器,比手画脚,再加上日本中国人的数量,以及各行业的渗透性,完全是没有问题的。我们在考察的路上,偶遇 65 岁的中国大爷,帮他在东京塔下照相,人家自己出来逛街丝毫不慌。当时不知道我们是中国人,拿着手机就往我们这边怼,意思是帮他跟塔合个影,完全就是个超级 e 人!
旅居日本的中国人最多的都道府县是东京都,超过 25 万,约占总数的 31% !排名第二的埼玉县的三倍多,第三名是大阪。其实,中国人真正来到日本要追溯到 40 多年前,中国改革开放(1978年)以后, 80 年代开始,当时有很多公费公派留学生,因为响应国家号召,知识强国去到德国和日本留学。2000 年代初期,"留学"是授予在日语学校或专门学校就读的外国学生的在留资格,这些学生白天上学,晚上到工厂打工。而现在呢,更多元化一些,更多是为了孩子教育来的,也有很多是为了自己的养老退休做铺垫。我们在日本认识到一位资深的日本投资专家,分享了他过来日本的经历,02年就来日本半工半读,那年他所在的城市平均薪资是1000+,而在去到日本留学后,依照当时的汇率,每月能赚 2 万RMB。当然,现在也没有说比之前有很大的跃升,但是基础工资绝对不低,而且每年都有上调(特指中等以上企业)。①发达国家,教育水平高,基础教育亚洲第一,1912 年,日本学童就学率已达 98.2% ;1953 年:日本九年义务教育已达到 99%;日本在战后的 20 年,普及了 9 年义务教育以及高中教育。在 1901 年迄 2021 年的诺贝尔奖颁发历史中,日本是欧美之外获奖最多的国家,达 29 人。归根结底是从基础教育到高等教育的连贯性培养、长期对基础科学的投入,以及自由创新的科研环境。②日本的就业市场好,应届毕业生就业率达到 98.1%,专职学校的就业率比普通大学院还要高,比如音乐,服装设计类的学生,在国内没有渠道和人脉,没有就业方向,但是在日本几乎是毕业前一年,就已经有公司提前来校招签合同了。
③2024年高考报名人数(1,342 万);而日本 2024 年高考报名人数(约 50 万人),将近26倍差距。④日本教育密度大,受高等教育比例高,而且教学质量认可程度高:留服认证即国内承认的日本学历,日本大学 788 ,但留服认证超 900 ,是因为日本的专上学校也被认可。⑤日本的留学成本更低:首先是学费比其他留学大国便宜,其次100%的留学生都能申请到 50% 的学费返还;如果说是私立的,基本上是五六万人民币一年,那如果说是美术类院校的话,基本上 8-12 万啊。全球顶尖的,亚洲第一的武藏岩美术大学,也就是 12 万人民币一年。读硕士的学费基本上是五六万块钱差不多,基本上你便宜的两三万块钱,国公里的你贵一点基本上五六万,你都可以读私立的顶尖学校了。比如,庆应义塾大学,早稻田大学,一桥大学,顶尖的三个私立大学对不对,也就十六七万块钱一年啊,就很便宜,而欧美国家动不动几十万。
如果你正在思考去日本留学,想要找个靠谱的语言学校,下方扫码进群,发送关键词【语言学校】,先领个全套资料包和1V1留学测评,以学签身份快速登陆日本,为自己的目标大学积蓄力量,多一个参考/备选,总是好的!
大家以为日本赚的很多,落地轻松两三万,是个误区,虽然现在确实有很多企业用人荒,开始给应届生 33 万円起底,但是大部分大学生毕业后的月薪也就是 20-25 万円。像我有个朋友的忘年交,他的孩子就在日本工作,已经 34 岁了,月薪也就 33 万日元(税前),不过加上奖金一年也有 480 多万円,加加班每年也能赚个约人民币 26-27 万元,是不是跟大家想象的相去甚远。但是这个工资水平可并不低啊,我们不看平均数据,我就让大家亲自感受,感受自己,感受周边,问问自家孩子。2024 年 3 月 27 日,厚生劳动省公布 2023 年基本工资统计调查概要。
所有工人的平均工资(每月预定工资)比上一年增加了 2.1% ,达到 31 万 8,300 日元(约人民币1.5万元),创历史最高水平!
根据国税厅发布的《令和4年民间工资统计调查》显示,2022 年(令和4年)平均年工资为 458 万日元,比上年增长 2.7% 。实得工资是指从工资(包括各种津贴、奖金)中减去社会保险费(健康保险、福利养老金)和税金(所得税、住民税)后的金额。平均实得工资约为您年收入的 70-80%,因此,如果你的年收入为 458 万日元,你的实得工资约为 320-370 万日元,即平均为 27-30 万日元每月。如果你的公司支付奖金,奖金将计入你的年收入中,因此在不支付奖金的月份里,你的实得工资会少很多。
你收到的金额取决于是否有家属、他们的年龄、地区等。如果你超过40岁,还将需要缴纳额外的护理保险费,这将减少你的实得工资。
如果你已婚,根据你配偶的年收入,你可能可以利用"配偶扣除"或"配偶特别扣除"来减少所得税和住民税负担。
从年龄段划分收入来看,40岁前半段以前的人 500 万円以下,而最高平均年收入为 546 万,在 55-59 岁之间,日本大部分职场都是如此,没有所谓的 35 岁分水岭。
日本实行年功序列制,工作时间越长,工资越高,基本上每年都会涨工资。
这确实是个你踏踏实实干,就有稳定工作且缓慢但坚定的工资增长的地方。
房地产开发的 yoshikon 2 月 28日,宣布了 2027 年 4 月入社的大学毕业首次工资提高到 32 万日元。26 年 4 月进入公司也提高到 30 万日元,对现有员工阶段性地适用新工资体系。
该公司从22年开始逐渐提高了23万日元的初薪,25年4月入职为28万日元。弱化晋升和加薪中的年功要素,推进向重视基于能力的职务和作用的结构的转换。"最短也有30岁成为部长的情况"(负责人),激发年轻人的干劲。
日本存在"上限"相对较低的说法。比如社会阶层流动较难,创新活力不如一些快速发展的国家,职场文化较为保守等。从社会福利、基础设施、公共服务、教育水平、社会治安等方面来看,即便是普通人或低收入群体,也能享受到较高质量的生活基础保障。社会治安:日本整体犯罪率较低,即便是偏远地区,安全性也相对较高;基础设施:无论大城市还是乡村,交通、医疗、便利店等公共设施都较为完善;服务质量:从餐饮到政务,服务普遍细致高效,哪怕是便宜的餐馆也能保持一定水准;教育与医疗:公立学校和医疗系统即使不是顶尖,也能保证基本的质量,不至于太差;真正的发达国家,其本质并不是现代化的建筑水平,而是社会分工程度,以及社会福利的覆盖,并且做到,穷人有尊严,富人有保障。在日本,很多中餐馆,很多中国人的店铺,他们很多不仅仅是为了经管签证,但确实也有很多因为这个签证留下来的。但更多的是因为他们能依靠这个生意生存下来,日本的实体产业发展良性,超乎你的想象,几乎没有受到任何网络冲击。甚至日本会限制互联网定价不能比实体店高很多,所以日本人更注重线下服务品质,尤其喜欢百年老店。你会发现日本人在某个破旧的小店门口排队,为的只是买白面条,只因他们特别崇敬这种匠人精神。一间小店,只能并排坐7-8个人,安静闲适的环境,按部就班的操作定食,每天几轮翻座,生活也过得简单幸福。
在日本,法律健全,社会分工明确细致,能解决很多问题。正是因为分工够细致,才能够"创造出适合老年人工作的岗位"。否则,一人多职内卷,老年人根本没有立足之地。日本是实行弹性退休制度国家,越晚退休领的钱越多,确实是目前无人可用的无奈之举,但真正有效的动作是出台相关法律,鼓励企业返聘,达成了真正的"双向奔赴"。这些工作,绝对不会比你平常所知道的那些累,因为他们都是专事专办,没有任何其他安排,月薪比办公室白领还要高。比如这个开出租车的大爷,每月工资 30-40 万円还是有的。日本社会在秩序、细节和人文关怀方面表现得尤为突出,很多地方都能感受到这种特点。工匠精神:日本制造业的产品以精细、耐用和高质量著称,比如丰田、索尼、资生堂等品牌,都以严谨的品质管理闻名;服务行业:比如便利店的包装设计考虑到方便撕开、避免弄脏手,甚至厕纸都有折好尖角的细节,让人感受到用心之处,即使是很小的鞋店,也有传统的"跪式服务";公共场所秩序:日本地铁站、商场、甚至闹市区,都有井然有序排队,哪怕人流再大,也极少发生混乱;而且日本的电梯很多不会感应,所以站在电梯按键边的,不管认不认识,都会自觉得挡住电梯,让其他人先上先下;交通规则:行人严格遵守红绿灯,司机礼让行人,电车进站时大家都自动排队,甚至在自动扶梯上都默契地站一侧(东京靠左大阪靠右),给急行的人留出空间;干净整洁:日本街道几乎看不到垃圾,也没有扬尘,即便垃圾桶不多,大家也会自己带回家处理,这种自觉性很强,我曾经揣着三个矿泉水瓶逛了一天,再带回民宿;无障碍设施:日本的公共交通、商场、医院等,都配备了完善的无障碍设施,方便老人、孕妇和残疾人;贴心设计:比如女性专用车厢,防止痴汉骚扰;公共厕所不仅干净,还有婴儿座椅、消毒液等细节;还有性别厕所;请不要在盲道上遮挡,这里是给"目不能视"的人用的!梦洲地铁站,紧急无性别洗手间,无性别人士可以用,在普通厕所排队的时候,这个也可以通用如果你来到日本,作为一代移民,在原有影响根深蒂固情况下,可能很难完美适配这里的生活,但是未来子孙辈作为二代和三代移民,往后是受益的。
想要第一时间了解,收获我们一线调研的独家房源信息,可以直接扫码进群,只要你报出预算和需求,猫宁能一对一帮你免费找房,甚至能给你开实景带看。
如果你错过前期成竹日本考察团参团同行,请扫码进群,未来我会在下群中,分享每期日本实地暴走考察的【实景直播】,【调研报告】,【文章解析】,所有的内容,我都会首先分享到以下群中,长按 扫码进群 蹲守!
并且未来有关日本的独家资源首发,猫宁这里得到的第一手信息,以及考察团行程,也都会第一时间发布在专属群内,大家有问题随时@猫!
目前日本正站在全球的风口,如果你想将它作为投资第一站,绝对是低门槛高性价比的优质之选,但一定要懂得避坑,下方扫码进群,发送关键词【日本】,领取全套的资料包:
1.日本两大《移民签证深度解析与对比》;
2.日本房产投资《入门级百问百答攻略》;
3.日本工作生活指南《学习/工作/开户》等;
4.日本福利政策指南《就医/教育/养老》等;
5.成竹日本大咖日本实地考察《内部传阅笔记》;
6.东京/大阪区域房价/租金涨势(实时更新);
7.日本东京/大阪地铁交通线路图(高清版);
8.《东京房价地图2024》《大阪房价地图2024》;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