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4月15日星期二

谨慎前往美国!中方发布风险提示,中美关系都这么差了, 美国还能去吗?


感兴趣的朋友请关注公众号"美移绿卡研究所",平时这个号会专门更新美国绿卡、美国教育、美国生活等相关的内容~


近日,中方发布风险提示:"谨慎前往美国"!
几乎同一时间,教育部也发布2025年第一号留学预警。
美国俄亥俄州通过有关高等教育法案,其中包含涉华消极条款,对中美高校教育交流合作施加限制。
教育部提醒广大留学人员,近期选择赴美有关州学习时做好安全风险评估,增强防范意识。


接二连三的消息,让不少家长又陷入了焦虑:"美国还能不能去?现在是不是不安全了?"


其实,家长的深层担心是:

"孩子要去的地方,会不会不欢迎他们?"、"我们倾尽全力铺的路,会不会被现实打断?"、"这个选择到底还能不能坚持?"

以下几点判断和建议,或者能给你一些不一样的思路

这次预警影响的是"高校",不是个体 
我们先把教育部的原文再看一遍:

"美国俄亥俄州通过有关高等教育法案,其中包含涉华消极条款,对中美高校教育交流合作施加限制。

这里面提到的"美国相关高等教育法案中包含涉华消极条款",这个法案是3月28日俄亥俄州州长 Mike DeWine 签署的俄亥俄州参议院法案1号,该法案将于6月底正式生效。


这个法案因为争议比较大,美国当地人都在不断爆发抗议:



具体的涉华消极条款并不多,而且也并不是什么新鲜内容:



大意是出于知识产权保护,国家安全之类的考虑,限制了学校和政府层面的直接交流,以及高校间的学术交流


并且还做了特殊说明:



大意是不禁止中国公民和本校校友支付学费、常规杂费、专项费用及教学成本


换句话说,不是去美国读书被禁止了,而是学校之间的互动受限了。这不是第一次,也不会是最后一次。


类似的留学预警,从2020年开始,几乎每年都有。



真正要谨慎的是"去哪儿",不是"去不去" 
家长真正担心的不是"不能去",而是去了以后"不安全"、"歧视严重"、"政策随时收紧",担心耗费时间、金钱、情感,却走上了一条极其不能确定未来的路。
那么不如做好应对方案。
比如,专业选择和地域选择就可以规避掉一些风险。
留学生在专业选择上,可以优先考虑STEM、医疗、教育等相关的美国紧缺领域,提升自身的就业竞争力,避免敏感技术方向,从而减少签证被拒风险。
地域选择上,要选择一些比较安全的,有顶尖大学,社会氛围包容文化、相对友善的州,比如像加州、纽约州、马萨诸塞州、利诺伊州这些州就比较适合作为中国留学生的目的地。
而此次点名的"俄亥俄州"在过去几年也一直是对华态度较为保守的州,包括佛罗里达、德州,也都出台过限制中国学生科研参与的法案。
我们留学生在选择学校的时候,就要避开这些对华不那么友好的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