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作者 | 大米姐
大家好,我是大米姐。
关税,是这两天最热门的词,美国对中国商品征收125%的关税,中国对反过来征收84%的关税,这些数字看得我眼前一黑,我在美国生活,也已经明显感受到了生活成本上升。
很多客户都来问我,这次关税战会不会影响到移民政策?移民美国是不是更难了?
今天就来跟大家聊聊,关税战对美国各类移民方式会有哪些影响?当下我们是否还有机会?
下文提到的几类移民方式,都是合理合法且适合中国人申请的。非法移民肯定不用说,不提倡大家走这条路,亲属类移民只能靠缘分,也不会提到,今天说的主要是三类职业移民:
EB-5投资移民、EB-1a杰出人才和NIW国家利益豁免。
如果你还不清楚目前移民美国的方式有哪些,我给大家准备了一份详细的文件,涵盖了目前能拿美国身份的各种方法、申请条件、办理周期、费用等内容,扫码发送【美国移民】,就可以直接领取。
对投资移民的影响
对投资移民的影响更直接,因为大部分的EB-5项目都是房地产项目,而高关税政策会对建筑材料行业造成直接冲击,钢材、铝型材、水泥等关键建材都被列入加税清单,这就导致了项目的建设成本增加。
早在3月17日第一轮加关税时,全美住宅建筑商协会(NAHB)就估计,每套新建住宅的成本将因关税增加约 $9,200 美元。
为了应对关税压力,建筑商可能需要寻找替代供应商或优化采购策略,这可能导致供应链更加复杂,增加了物流和管理成本。
同时,关税政策的不确定性可能导致材料供应延迟,影响建筑项目的进度,特别是在大型基础设施项目中。
成本增加和市场不确定性,还会导致建筑商信心指数下降。NAHB的数据显示,2025年3月,建筑商信心指数降至39点,为七个月来的最低点。
开发商可能因预期亏损而放弃继续建造项目,从而导致创造就业不足,绿卡无法拿到,投资人资金也拿不回。
这就提醒我们,一定要提高甄别项目的能力!
经济衰退时,写字楼、酒店、度假产品等项目会因为市场需求萎缩而出现经营问题。相反,公寓类型的刚需住宅是比较安全的。
其次,没实力的开发商的项目不要碰。实力强劲的开发商能保证项目的按期完工,以及后续的稳定运营,从而产生持续的现金流。
如何看开发商实力,这个话题我之前分享过很多次,要看开发商过往的项目经历、自有资金、银行贷款、贷款利率等等。
对人才类移民的影响
整体来说,申请难度会加大,体现在以下方面:
1、审查力度加强
美国移民局可能会对来自中国的申请者进行更严格的背景审查,尤其是那些从事与关税战相关行业,比如芯片、人工智能。
例如,从事芯片制造行业的中国高管,如果其所在企业与美国制裁名单上的公司有关,移民申请可能会被搁置。
2、材料要求更细致
移民局可能会对申请人的"杰出能力"要求更加严格,对证据材料的审核更加细致;至于NIW,则需要更加强化"国家利益"证明,比如在材料中突出申请人对美国本土产业的贡献潜力,以符合NIW核心要求。
3、政策可能随时调整
关税战引发的经济和政治不确定性,可能使移民政策更加多变,EB-1a和NIW的审批流程和标准也可能随之调整。
但并不是大家都没机会了,关税战的目的,其中之一要维护美国的核心竞争力,尤其是在科技领域,所以美国仍然需要全球顶尖人才,来维持其在世界的领先地位。
再者是制造业回流,这就有利于商界人士,美国需要那些在经济上有实力、在专业领域有卓越才能的申请人,为美国创造就业和经济价值,这在美国看来都是"国家利益"的关键点,对于这类人士也大力欢迎。
对留学的影响
关税战开打,最不利的一部分群体就是留学生。昨天中国教育部还发布了1号留学预警——要知道,教育部极少发留学预警——特别点名提醒在美国部分州留学的中国学生注意安全风险。
预警中明确说明,俄亥俄州已通过限制对华教育合作的法案,这意味着美国部分州政府已开始通过立法形式干预高等教育合作。
最直接的表现,就是签证政策的收紧,后续签证审批、入境、实习等程序东欧可能更加严格,甚至延长办理周期。
此外,部分高校可能中止与中国合作项目,影响学生获取实习、导师推荐、科研参与等重要机会。
第二,留学的成本大幅上升。
关税战首先会导致通胀,留学生从租房、餐饮到学习设备,几乎所有生活环节,成本都会上升。
而且现在美元兑人民币已经升值,后面可能还会继续上涨,留学生的学费负担明显加重。
更坏的影响是,留学生在美的职业路径也将明显受限。
中国留学生在美国的就业机会,本来就不多,如今中资企业、跨境科技公司因贸易摩擦受压,就会导致他们的招聘计划收缩,从而造成OPT、H-1b等实习和工作机会减少,非STEM专业受冲击更大。
对于留学生来说,如今的局势意味着必须重新思考自己的职业方向与发展路径。
出国留学到底还值不值得?这个曾经一度被视为无需质疑的问题,正在被越来越多的家庭重新审视。
不可否认,关税战让赴美留学的经济成本与政策风险显著提升,但美国顶尖高校的学术资源、全球认可度仍是其核心优势。
留学的本质是投资未来,在送小米出国之前,我对比分析过各国的教育情况,最终发现,真想让孩子学到东西的,还是要去美国。
但现在,单纯依靠留学肯定是不够的,想要避免未来身份的困扰,提前给孩子规划绿卡,已经非常紧急而迫切。
我自己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当我决定让孩子来美国读书的时候,我就已经同时启动了绿卡申请的工作,现在看着孩子在美国的学校,比在国内还开心,我觉得这一切都值得。
教育,从来不是让孩子逃避世界的,而是帮他们更好地进入世界。
如果你想向外寻找更多的机会,4月21-25日,我们将在上海举办"智谷国际开放周"活动,无论你是想咨询留学、移民,还是资产配置方面的问题,都可以来找我们专业顾问聊聊,如果你感兴趣,直接扫码就能预约。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