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6月24日星期二

已经有一半的日本人,选择不结婚!

周三6月25日晚上19:00,我有一场直播,感兴趣的朋友可以点击预约,直播间见!

周三6月25日晚上19:00,我有一场直播,感兴趣的朋友可以点击预约,直播间见!

当"终身未婚率"不再是社会边缘的标签,而成为席卷日本的常态,我们目睹的是一场静默的人口革命。

日本国立社会保障人口问题研究所的冰冷数据揭示了一个灼热现实:

——2020年,日本50岁人群的终身未婚率,男性高达28.25%,女性达17.81%。

——合计近半(46.1%)的国民选择不婚,创下历史之最。

图片

历史的转折:从"全民皆婚"到"半数独身"

回溯1920年,日本终身未婚率仅3.97%,1960年甚至降至3.14%,彼时结婚几乎是人生必经之路。

自1960年代经济腾飞后,这一数字却掉头向上,一路狂飙,再无回头。

研究所预测触目惊心:

到2035年,预计35.1%的男性和24.6%的女性将终身不婚,真正意义上的"半数单身社会"即将成型。

图片

讽刺的是,这发生在日本作为世界第四大经济体(2023年名义GDP约4.2万亿美元)的背景下。

物质丰裕,为何婚姻却成奢侈品?

经济绞索:勒紧结婚的脖颈!

90年代泡沫经济破裂,被视为日本社会基石的"终身雇佣制"瓦解。

企业大量裁员,将生产线外移,催生了庞大的非正式雇员群体。

非正式雇员人数从2005年的1634万激增至2023年的2124万,增长约1.3倍。

厚生劳动省数据(2022年)揭示残酷现实:

非正式雇员平均年收入仅306万日元,与正式雇员(531万日元)存在225万日元的巨大鸿沟。

 对非正式雇员而言,扣除房租、税费、生活费后,收入仅够勉强养活自己。

2021年《第16次出生动向基本调查》显示,近半有结婚意愿的单身者(男47.5%,女43.0%)直言"经济无余力"是最大障碍。

婚礼、新房、育儿成本如同三座大山。

图片

女性觉醒:从"被选择"到"主动筛选"

《男女雇用机会均等法》的深远影响, 1986年该法实施,彻底改变了日本女性的职业轨迹。她们不再依赖婚姻获取经济保障,自我价值感提升,对伴侣的要求也随之"水涨船高"。

婚恋调查显示,日本女性普遍对结婚对象设定最低年收入门槛——约400万日元(双职工家庭基础线)或500万日元(期望成为全职主妇时)。 

达不到此标准的男性,在婚恋市场举步维艰。

工作成就、个人兴趣、自由生活对现代日本女性的吸引力,已远超传统"主妇"角色。婚姻从"必需品"变为"可选项",且选项标准由女性主导。

虚拟狂欢:电子时代的"婚姻替代品"

高科技制造的"温柔乡": 电脑、智能手机、AI、发达的ACGN(动画、漫画、游戏、小说)产业、便捷的成人娱乐……

构建了一个无需现实人际互动就能获得高度满足的虚拟世界。

图片

在虚拟娱乐不发达的年代,婚姻内的亲密关系可能是巅峰体验。

如今,虚拟世界提供的刺激强度、便利性和"无责任"特性,使其成为更具诱惑力的"最高娱乐",甚至让人废寝忘食。

从1960年代3.14%的未婚率,到如今近半国民选择不婚,再到2035年更为严峻的预测,

日本社会正被一股强大的"独身化"历史惯性推动前行。

经济结构的剧变、女性自我意识的崛起、虚拟技术对人性需求的深度满足,共同编织了一张无形巨网,将婚姻从人生"默认选项"中剥离。

这场静默革命没有硝烟,却深刻重塑着日本的家庭结构、消费市场、养老体系乃至国家未来。

当"终身未婚"成为近半数国民的人生轨迹,日本社会面临的,远不止是少子化的危机,更是一场关于个体幸福与社会联结的深层拷问。

单身自由的光环背后,是一个民族在时代齿轮碾压下的生存策略与集体选择。

日本人口会不会崩盘?负债会不会崩盘?经济衰退如何理解?有何影响?房价猛涨3年,泡沫大不大?

最近日本出了不少针对中国人的新政,影响到哪些人?还能不能去日本搞钱、搞身份?

如果你对这一切感兴趣,对日本的经济、汇率、人口、房产投资、债券、身份、签证、生活、物价等感兴趣,可以加入日本交流群

群里现在有一千多人了,有全国各地关注日本的朋友,也有已经身在日本的朋友,大家可以畅通交流讨论,

群里有免费资料,免费咨询,另外每周1场私密直播+2场实景直播,直播链接发在群里,感兴趣扫码加入即可

图片


另外赠送:

《东京+大阪房价/涨价地图》;

《日本房产审查指南》;

《日本房子避坑指南》;

《日本身份+经管签+》

《日本生活+教育+医疗+福利指南》;

《日本旅游指南》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

加州赢麻了!《Money》发布2025全美大学性价比排名!这些大学五星好评

《Money》2025全美五星评分最佳大学 2026 QS世界大学排名 : 2026QS世界大学新鲜出炉!MIT连续第14年蝉联榜首,港大怒冲上位 让宾大、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 UCB )、哥大、纽约大学 等不少美国校友表示"被伤到了"…… QS排名每年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