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7月10日星期四

三亿美元年薪与被淘汰:个体如何在AI极化的世界里逃脱下沉?

我们正站在一个分水岭:人工智能不再是科幻,而是每天都在重塑现实的"超级杠杆"。你也许已经感受到某种撕裂:一边是硅谷顶尖AI工程师年薪过亿,被科技巨头当作"超级球星"签下;另一边,是大批中产程序员失业,被裁、焦虑,甚至考虑转行外卖、搬砖

图片

全文一共:2459字

阅读需要:4分钟

极化的现实:赢家与"其他人"

Hi,我是kx~
一个环游世界10年的数字游民老炮。
我们正站在一个分水岭:人工智能不再是科幻,而是每天都在重塑现实的"超级杠杆"。你也许已经感受到某种撕裂:一边是硅谷顶尖AI工程师年薪过亿,被科技巨头当作"超级球星"签下;另一边,是大批中产程序员失业,被裁、焦虑,甚至考虑转行外卖、搬砖、标注数据。
这不是偶然,而是一个结构性大趋势的开始。









 为什么"赢家通吃"愈演愈烈


1️⃣ 背景:这是一个"赢家通吃"的世界
1995年,经济学家弗兰克与库克在《赢家通吃社会》中就指出:
在全球化与数字化高度发展的背景下,市场回报将从"平均分布"转向"幂律分布"。
也就是说,哪怕你只是比第二名优秀1%,也可能拿走整个市场99%的回报。AI模型、搜索引擎、社交媒体、App平台……都是这个逻辑的产物。
而今天,这个"赢家通吃"逻辑,正全速应用于创造这些工具的个体身上
2️⃣ 规律:资本天然比劳动"跑得快"(r > g)
法国经济学家皮凯蒂在《21世纪资本论》里提出经典公式:r > g
r 是资本的回报率;
g 是经济的增长率。
历史证明,资本增值的速度天然快于普通人的收入增长,尤其在经济放缓、蛋糕不再扩大的时代,这种分化将愈演愈烈。
而AI、全球化、金融自由流动,让这套规则更快回归"原始形态":钱生钱远比人靠劳动翻身更容易。
3️⃣ 杠杆:新时代的"通关密码"
创投圈哲学家纳瓦尔提出一个核心观点:
财富的创造,从"靠努力"进化到"靠杠杆"。
传统的杠杆是:人力 + 资本,需要"权限"才能用。
而今天,每个人都能用两种无需许可的杠杆:
代码(Code):一次开发,长期复利,成本几乎为零;
媒体(Media):一篇爆文/一支视频,可能让你被全球看见。
这意味着:
一个工程师写对了几十行代码,可以撬动几亿美元的业务增长;
而没有抓住杠杆的人,再努力也是"线性努力",很难破局。
4️⃣ 权力结构重塑:技术封建主义正在成形
希腊前财政部长、经济学家瓦鲁法克斯提出过一个犀利的类比:"技术封建主义"。
巨头垄断平台与数据,成为新的"数字领主";
用户与普通员工,缴纳"云租金"、让渡隐私,变成"数字附庸";
所有贡献、注意力、数据与劳动都在为领主的系统打工。
哈佛教授祖博夫称之为"监控资本主义"——你的每一个点击、习惯和喜好都在被资本化成利润
而在这种架构下,AI并不是"剥削的开始",它只是把旧世界的分化逻辑变成了自动驾驶的飞轮









 如何逃脱下沉


面向未来,大多数人最深的焦虑是:"这一切我根本控制不了。"
但答案其实正好相反——越是范式变迁期,越是个体重构命运的窗口期。
你只有两条路可以选:
① 成为顶尖0.1%的超级个体
也就是:把自己打造成AI无法取代、资本无法忽视的技术天才。
路径明确:选一个高杠杆的技能领域,努力到极致,成为塔尖人物。
就像OpenAI、Meta争抢的AI科学家、模型工程师,拿着年薪上亿美元。
但这条路只属于极少数人,大多数人既不具备天赋,也没有耐心。
② 用个人品牌打造你的"主权资产"
对剩下的99.9%来说,最稳健、最现实的出路是:
别卷入别人的游戏,而是创造你自己的赛道。
而这个新游戏的通行证,就是你的个人品牌
为什么"打造个人品牌"是普通人的终极解法?
人类社会的价值核心,每一轮都在迁移:
农业时代 → 土地是价值;
工业时代 → 机器是价值;
信息时代 → 股权是价值;
现在,注意力 + 信任 = 真正的价值。
这正是个人品牌的底层逻辑:
✅ 1. 稀缺性的重构
当AI把一切信息变得免费、泛滥,真正稀缺的是什么?
不是内容本身,而是——可信赖的判断力 + 审美品味 + 独特表达
你的个人品牌,就是在信息洪水中,发出的清晰信号。
✅ 2. 产权的可控性
岗位可能随时消失;
技能可能被AI替代;
但你用真名经营出来的声誉、作品和关系网络,别人拿不走。
它是你唯一能100%掌控的"主权资产"。
✅ 3. 杠杆的接口
代码是魔法棒,媒体是扩音器。
而个人品牌,是你能否用这两者的启动钥匙。
没有品牌,内容是信息噪音;
有了品牌,哪怕是三句话,也可能成为引爆点。
✅ 4. 信任的复利
信任和资本一样能复利。
一篇洞见文章,一次高质量合作;
一次真诚互动,一段有效对话;
这些都会为你的"信任账户"加仓——并随着时间积累,指数级爆发。









 最后的抉择


工业时代那套"努力→中产→退休"的线性叙事,正在被彻底改写。
今天的世界,正在清晰分裂为两类人:
一类,掌握杠杆、放大价值,是系统中的"节点"
另一类,标准化、可替代,是系统中的"齿轮"
你未来的身份,不再取决于你在哪家公司上班,而取决于你是否拥有可转移的影响力与被需要的能力
打造个人品牌,不是"做网红",而是完成一次深刻的身份重构——
从"被动被雇佣",变成"主动被需要"。
纳瓦尔提出的打造个人品牌的 6 大核心支柱: 没有公式,但有路径。
1.真实感靠做自己,才能脱离竞争。
2.知识专长找到你的"不可速成区"——热爱、经验、天赋交叉点。
3.产品化自我把你知道的,变成可复制的"数字资产":课程、播客、社区等。
4.承担责任用真名为你发布的每句话负责,时间会回馈你更大的信任红利。
5.使用杠杆用媒体放大你,用代码解放你。
6.长期主义长期输出,长期积累,玩"十年游戏",时间终将站在你这边。
这不仅关乎你赚多少钱,更关乎:
你有没有议价权
你能不能在变化中掌握选择权
你是否真正拥有自己的主权人生
这条路不容易,但它唯一能带你走出系统"设定路线图"的,是你自己亲手画出的地图

欢迎评论区留言讨论,原创不易,欢迎点赞转发支持


这些深度内容值得一读: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

英国留学 Vs 美国留学,怎么选?

想去英语国家留学,英国、美国是很多同学首先想到的目标国家。然而,这两个国家的硕士在学制、院校申请要求等方面均不同。 很多同学感到迷茫,究竟哪个国家的院校更适合自己? 今天队长就带领大家一起看看申请 英国硕士与美国硕士有哪些不同 以及有 哪些顶级院校可供选择 ! 文末附总结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