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美本申请最主流的平台,Common App最近终于公开了2024-2025申请季的数据。
相比上次更新,这个版本涵盖了RD轮次的数据,能够帮我们更详细地了解这个申请季的趋势。
申请总趋势:涨涨涨!
在这份报告中,2024-2025申请季最引人注目的变化是申请人数和申请份数的双双增长。
截至2025年3月1日,在Common App创建账户的学生数量较2023-2024申请季增长了4%,来到2,409,595人。
申请者数量增长4%,为1,390,256人。
比申请者增长还快的,是申请总量。这个申请季,CA用户共提交了8,535,903份申请,涨幅为6%。
这也反映出了人均申请份数的增加,从以前的6.06份,增至6.14,涨幅为1%。
申请者变化:中国学生首次回暖
我们先来看下国际生的变化。
在今年1月份的数据中,国际申请者就已经展现出了缓于本土学生的涨势。而在加上RD轮的数据后,这届国际申请者数量还减少了1%,为151,112人。
这也是近五个申请季的首次下降。
这种下降可能归因于几个因素,包括更严格的签证政策、国际学生学费上涨,以及来自其他国家大学的竞争加剧。并且可能对收入和多样性严重依赖国际学生的美国大学产生重大的财务影响。
不过当我们具体来看国际申请者的背景,会发现今年的下降主要源于非洲申请者的锐减(-17%),其他国家和地区,尤其是占比最高的亚裔依旧增长了6%。
而国际申请者最大的三个生源地依次为:中国、印度和加纳。
尤其是中国申请者在经历了自2020-2021申请季以来的连续四届下降后,终于迎来首次回升,涨幅为6%。
这个申请季,少数族裔申请者的占比也从33%提高到了35.1%。且少数族裔申请者增长速度也超过了非少数族裔申请者,增长率为12%(非少数族裔申请者增长率为2%)。
申请行为变化:性价比之选
菌菌一直在强调早申的重要性,而从数据上来看,越来越多的学生也在加入早申大战,利用这个录取率高出3倍的机会上岸。
在下图中可以看到,近五届以来,早申的申请人数每年都在增加,这一届的涨幅已经来到了7%,共有883,078人提交了早申。
与之相对应的是,不参与早申,只提交常规申请的人数反而下降了1%。
大家除了更加重视早申外,还更注重性价比了。
公立大学和私立大学的申请人数差距在逐渐缩小(早申阶段公立大学申请人数还超过了私立大学),且公立的涨速已经超过了私立(分别为10%和2%)。
大部分学生还是公立、私立都申请,但"只申请公立大学"的涨幅已经超过了"两者皆申"和"只申请私立大学"。
在学校的梯队选择上,瞄着头部院校的依旧在努力冲击,冲不上的也在考虑竞争没那么激烈的学校。
反而处于中间的Most selective院校(录取率<25%),在2023-2024至2024-2025期间申请增长最慢,仅为4%,相比其他类型院校略有"失宠"。
最后我们再来看下标化。
过去十年里,强制提交标化的CA会员学校比例发生了巨大变化,从2019-2020年的约55%降至2023-2024年的历史最低水平(4%)。本申请季,只有5%的学校强制标化。
尽管从人数上来看,未提交标化的人数仍然比提交标化的人数多,但后者的增速已经高于前者——
提交标化的申请者增长了11%
未提交标化的申请者减少了1%
这扭转了2022-2023申请季和2023-2024申请季未提交标化成绩的申请者数量增长更快的趋势。
对于接下来的申请者来说,随着标化考试的恢复,我们需要重新评估自己的申请竞争力。
Top50中已经有18所必须提交标化成绩:
麻省理工学院、哈佛大学、斯坦福大学、加州理工学院、约翰霍普金斯大学、宾夕法尼亚大学、康奈尔大学、布朗大学、达特茅斯学院、卡耐基梅隆大学、乔治城大学、德克萨斯大学奥斯汀分校、佛罗里达大学、佐治亚理工学院、佐治亚大学、耶鲁大学、北卡罗来那教堂山分校(若25秋季和26年春季入学者的GPA在2.5-2.8之间,则需提交标化成绩)、俄亥俄州立大学。
在竞争日益激烈的情况下,较高的标化分数无疑会为申请加分项。还没有考出心仪成绩的同学们要尽早准备起来了。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